[发明专利]用于典型草原区放牧退化羊草草原的切根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65250.2 申请日: 2017-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8934797B 公开(公告)日: 2021-06-25
发明(设计)人: 冯起;刘蔚;郭瑞;贾冰;陈丽娟;郭小燕;尹振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20/12 分类号: A01G20/12
代理公司: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代理人: 范国锋;谈俊
地址: 73000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典型 草原 放牧 退化 草草 装置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典型草原区放牧退化羊草草原的切根装置,该装置中不仅仅可以具有普通的旋转切刀,能够沿着行进方向执行切根作业,还设置有沿着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插入式切刀,能够不沿着行进方向执行切根作业,并且不会耽误该装置的正常行进,具体来说,在该装置的行进轮上设置履带,前后两轮之间铺在地面上的履带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所述插入式切刀即安装在所述履带上,所以在装置整体向前行进时,该插入式切刀可以相对于地面静止,虽然其静止时间较短,但足够其执行一次切根作业,该插入式切刀的行进速度高于所述装置整体的行进速度,所以该插入式切刀可以多次暂停行进,并执行切根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草原生态治理与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典型草原区放牧退化羊草草原的切根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草地资源丰富,拥有各类天然草地近4亿平方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分别是耕地面积和森林面积的3.2倍和 2.5倍,草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其他土地资源的首位。

然而,截至2007年,虽然全国已有20%左右的可利用草原实施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保护措施,但由于气候变暖、降雨减少,加上长期过载放牧以及人为破坏,导致草原“三化” (退化、沙化、盐渍化)现象严重。

据农业部的监测显示,我国天然草地的干草单产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900公斤/平方公顷降至2007年的760公斤/ 平方公顷,载畜能力平均仅为0.59羊单位/平方公顷(新西兰为 10羊单位/平方公顷左右),我国的有识之士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都在采取积极措施来拯救、治理草地,其中,针对最优质、面积最大的羊草群落的通常处理方法是切根处理,即利用机械设备切断羊草在土壤中盘根错节的复杂根系,同时打破板结的土壤,使得土壤恢复透气性,使得土壤朝着利于植被生长的方向改善;

现有技术中,为了完成这一工作,一般都选用旋转切刀,旋转方向与拖拉机等机车的行进方向一致,最终在草地上留下几条平行的痕迹线,如申请号为“200910137581.2”名称为“一种改良板结性退化草地的方法及专用弹齿”的中国专利,如申请号为“201110353361.0”名称为“一种退化草地的复式改良方法及专用草地作业机”的中国专利,又如申请号为“201210581050.4”名称为“草地切根施肥补播复作业机械”的中国专利等等;这些现有技术文献中记载的方案,由于切刀是旋转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带出一下泥土,如果遇到一些特殊地质区域,还会导致翻垡、抛土等现象,对草地土壤扰动大,易引起草地植被受损、草地土壤沙化;

另外,根据这些现有技术方案记载,切削机械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切根的切痕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彼此都是平行的,不能有多个方向的切痕,切根的效果有待提高。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切根设备做了深入研究,以期待设计出一种能够接收上述问题的,可以不仅仅沿着纵向方向进行切根,还可以沿着横向方向进行切根作业的用于典型草原区放牧退化羊草草原的切根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用于典型草原区放牧退化羊草草原的切根装置,该装置中不仅仅可以具有普通的旋转切刀,能够沿着行进方向执行切根作业,还设置有沿着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插入式切刀,能够不沿着行进方向执行切根作业,并且不会耽误该装置的正常行进,具体来说,在该装置的行进轮上设置履带,前后两轮之间铺在地面上的履带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所述插入式切刀即安装在所述履带上,所以在装置整体向前行进时,该插入式切刀可以相对于地面静止,虽然其静止时间较短,但足够其执行一次切根作业,该插入式切刀的行进速度高于所述装置整体的行进速度,所以该插入式切刀可以多次暂停行进,并执行切根作业,从而完成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典型草原区放牧退化羊草草原的切根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在所述主体框架1下方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两个行走轮2,

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被所述行走轮2撑紧的履带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5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