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工况检测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7655.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8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光;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敏光视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况检测 辅助驾驶系统 智能传感系统 智能计算机 智能系统 检测 智能计算机系统 周边障碍物 检测结果 控制信号 控制信息 运动控制 智能 体积小 智能化 重量轻 直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工况检测车,包括工况检测车以及在所述工况检测车上设置的智能系统;所述智能系统包括智能传感系统、智能计算机系统以及辅助驾驶系统;所述智能传感系统在工况检测车进行检测期间获取所述工况检测车的位置以及周边障碍物位置信息,所述智能计算机根据所述智能传感系统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工况检测车的运动控制轨迹,并向所述辅助驾驶系统发出控制信号;所述辅助驾驶系统根据所述智能计算机的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工况检测车进行运动。本发明的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合理,体积小,重量轻,智能化程度高,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检测结果直观、明了,适应性强,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推广应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工况检测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铁路各个编组场内有几千甚至上万台减速顶在使用中,由于减 速顶的做功值比较大,现有的检测设备都是直接检测减速顶的做功值,也就 是模拟火车轮通过时对减速顶施加高速的压力,然后测减速顶的反力,这样 的检测设备需要巨大的动能和压力机构,所以都是室内大型设备,不适合现 场检测使用。例如,申请日为2006年10月11日,申请号为200620134026.6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速顶工况模拟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就是属于室内 检测设备,一个编组有几千甚至上万的减速顶都是安装在铁路钢轨上的,如 果一个个卸回来检测,工作量巨大,也不现实。
另外,还有一些公开的专利,但在实际工程中还未见使用过的,例如, 申请日为2006年12月20日,申请号为200620168309.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速顶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虽然提到可以检测现场的减速顶,但 是怎么装在车上,装在什么样的车上,动力源怎么来提供,怎么定位检测 均没有提到,还是不够成熟的技术方案,也不适合现场高效快速的检测; 申请日为2009年06月04日,申请号为200920100030.4的中国专利公开 了一种车载式减速顶工况检测仪,该检测仪为车载式,也就是要装到机车 上,有机车移动来实现对减速顶的检测,这样检测编组场必须停止该股道 的所有作业,专门用于检测减速顶,就目前而言,繁忙的编组场如果停下 一股道的作业专门来检测减速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既耗时又费 力,费用也不小。
因此,目前现有技术中对现场减速顶的日常检查的办法还是用脚对减 速顶进行快速和慢速的下踩来确定减速顶作用情况是否良好,这样检测的 目的是要检测减速顶的油气压力是否合格,因为减速顶在日常使用中最容 易出现问题的就是油气泄漏造成的油气压力变化、活塞杆弯曲变形造成的 压力变化、密封圈损坏造成润滑油流失同样影响压力这三个问题,经验特 别好的检测人员通过脚踩可以感觉到减速顶有没有问题,但是这样检测效 率低下、无检测标准、劳动强度太大。目前就是全国编组场内对现场减速顶的工况检测基本上还没有检测仪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工况检测车。
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工况检测车,包括工况检测车以及在所述工况检测车上设置的智能系统;所述智能系统包括智能传感系统、智能计算机系统以及辅助驾驶系统;所述智能传感系统在工况检测车进行检测期间获取所述工况检测车的位置以及周边障碍物位置信息,所述智能计算机根据所述智能传感系统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工况检测车的运动控制轨迹,并向所述辅助驾驶系统发出控制信号;所述辅助驾驶系统根据所述智能计算机的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工况检测车进行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敏光视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敏光视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7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