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1685.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2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石云;戚瀚文;宋军;李英超;李雪艳;杜明倩;周红;姜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承载力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测桩基顶部的压力平衡装置、设置在压力平衡装置和待测桩基之间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平衡装置顶部的动力装置、设置在动力装置顶部的压重单元以及装载组件;压力平衡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顶板、支撑组件和设置于支撑顶板一侧的水平检测器;支撑组件包括呈镜像设置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连接座、导向块、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双输出轴电机和滚珠丝杠。本发明的装置便于运输,检测效率高。通过压力平衡装置调节,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是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岩土地基中的支承构件,对工程结构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工程安全,桩基施工完成通常需进行荷载试验以确定其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荷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主要有压重法、锚桩法和锚桩压重联合法,试验时采用以上方法在桩基顶部施加荷载,实测每级加载与桩顶沉降量,通过分析荷载与桩顶沉降关系曲线,确定桩基承载力的大小。由于压重法需要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荷载物料来源满足加载量的要求,锚桩法需设置多根锚桩和承载上千吨的反力梁,这些传统方法的加载系统搭设、加载物料堆放与运输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易受加载吨位和现场试验场地条件的限制,试验时间长,试验费用昂贵,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增加建设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提高检测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测桩基顶部的压力平衡装置、设置在压力平衡装置和待测桩基之间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平衡装置顶部的动力装置、设置在动力装置顶部的压重单元以及装载组件;
所述的压力平衡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顶板、支撑组件和设置于支撑顶板一侧的水平检测器;所述的支撑底座和所述支撑顶板的四个角通过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呈镜像设置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支撑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支脚的顶部和所述的第二支脚的顶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座通过球铰连接;所述第一支脚的底部和所述的第二支脚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的支撑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块匹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中部设置有隔断,,所述隔断将导向槽分为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隔断内设置有双输出轴电机;所述的第一槽体和所述的第二槽体内设置有滚珠丝杠;所述双输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内的滚珠丝杠连接。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顶板上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缸体,所述的缸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的动力装置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的压重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缸体的顶部设置有弹射孔;所述弹射孔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的弹射孔内设置有T型弹射头;所述缸体内放置有火药。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重单元包括压重容器和设置于压重容器内的压重块;所述的压重容器内设置有定位滑槽;所述的压重块上设置有与定位滑槽匹配的定位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压重块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握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载组件包括吊臂、移动导轨、移动座、升降气缸、气缸固定板、夹持气缸、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吊臂的端部设置有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座沿所述的移动导轨移动;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座上;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上设置有夹持气缸;所述的夹持气缸上设置有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夹爪和所述的第二夹爪均为L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夹爪上设置有轴孔;所述的第二夹爪上设置有连接轴。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测桩基顶部的压力平衡装置、设置在压力平衡装置和待测桩基之间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平衡装置顶部的动力装置、设置在动力装置顶部的压重单元以及装载组件;本发明的装置便于运输,检测效率高。通过压力平衡装置调节,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1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儿童自行车充电底座
- 下一篇:一种微型白光LED器件的高效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