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制备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1372.6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慧;何艳;乔玉本;李琴;朱虎成;胡正喜;薛永波;汪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94 | 分类号: | C07D307/94;C07D493/10;C07J71/00;C07J73/00;C12P17/18;C12P17/04;C12P33/20;A61P31/04;C12R1/6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夏惠忠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菌 次生 代谢 产物 具有 抗菌 活性 化合物 分离 制备 用途 | ||
1.新杂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新杂萜类化合物为从曲霉TJ23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新杂萜类化合物1-5: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培养基的制备:
曲霉TJ23接入种子培养基,该曲霉为DDBJ/EMBL/GenBank No.KY346978,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7月25日;保藏号为CCTCC M 2017432,摇床培养,得到种子培养液;所述摇床培养的条件为:25~28℃下,摇床转速100~120rpm,培养时间为3~5天;所述种子培养基的组分为:酵母膏1~5g,麦芽膏1~5g,蛋白胨1~10g,葡萄糖5~15g,水0.5~1.5L;
S2.接种:
采用固体发酵方式,在发酵瓶中加入大米固体发酵培养基,接种S1中种子培养液,静置培养;所述大米固体发酵培养基为每0.5~1.5L的三角锥形瓶中加入大米150~250g,水150~250mL;所述静置培养的时间为20~40天,培养温度为25~28℃;
S3.将S2发酵得到的菌丝体及培养基用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浸膏;
S4.将S3所得浸膏经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1-5;所述层析分离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13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