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螺旋搅拌浸出罐及其罐组和浸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9709.X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履祥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9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螺旋 搅拌 浸出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卧式搅拌逆流离心浸出罐组,它包括两端具有法兰盖(2)的卧式带夹套(14)筒体或横断面呈U形槽体的罐体(3),罐体(3)具有包括进料口一(6-1)、进液口(11)、排汽口(4)、清洗口(5)、料液出口(15),内有由驱动机构(13)穿过法兰盖(2)轴孔的轴(9)、支撑杆(8)、外螺带叶片(10)、内螺带叶片(12)组成的搅拌器(7),所述搅拌器(7)为两部分组合而成,两部分的轴(9)轴端通过可轴向移动且能传递动力的构件连接,两轴(9)连接处由设置于所述罐体(3)内壁上的悬挂轴承(17)作吊撑支承,内螺带叶片(12)和外螺带叶片(10)在悬挂轴承(17)处短距离断开而不失连贯,所述搅拌器(7)两部分中的一轴(9)穿过法兰盖(2)轴孔与带轮(20)的驱动机构(13)连接,另一轴(9)穿过另一法兰盖(2)轴孔与带轮(20)的轴承支承架(1)连接,搅拌器(7)随着法兰盖(2)的启闭,构成可在浸出罐(21)两端内外能轴向移动的可拆式带状螺旋搅拌器,该搅拌器(7)采用双层螺带叶片结构,内螺带叶片(12)和外螺带叶片(10)的旋向分别按左右设置,浸出时,外螺带叶片(10)将料液中的固相颗粒由一端向料液出口(15)处翻送推进,而内螺带叶片(12)翻送推进固相颗粒的方向与其相反;其特征是:采用两台浸出罐(21)以组成浸出罐组时,在两台浸出罐(21)的上方设置一台固液分离离心机(24),两台浸出罐(21)上部进料口二(6-2)各连接具有助出料装置(23)的固相暂贮罐(22)的出料口(41),两台浸出罐(21)下部的料液出口(15),都通过泵(38)及管路与固液分离离心机(24)的进料管(27)连通,固液分离离心机(24)的固相出口(25)通过三分分流器(34)、溜管(35)分别与两台固相暂贮罐(22)的进料口(42)及干渣运渣车(37)连通或衔接,固液分离离心机(24)的液相出口(26)通过管路分别与液相暂贮罐(36)的进液口(43)和浸出液贮罐(40)的进液口(45)连通,两台浸出罐(21)上的进液口(11)通过管路分别与新溶剂管路和液相暂贮罐(36)的出液口(4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搅拌逆流离心浸出罐组,其特征是:所述搅拌器(7)为悬臂结构,该搅拌器(7)轴(9)仅一端穿过法兰盖(2)轴孔与带轮(20)的驱动机构(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搅拌逆流离心浸出罐组,其特征是:所述轴(9)轴端通过可轴向移动且能传递动力的构件,是能和搅拌器(7)一起在轴(9)的长槽中可轴向移动的滑键结构(1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搅拌逆流离心浸出罐组,其特征是:所述带轮(20)的驱动机构(13)和轴承支承架(1)上分别设置配重块(1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卧式搅拌逆流离心浸出罐组,其特征是:所述固液分离离心机(24)为具有包括皮带轮(31)、差速器(30)、转鼓(28)、螺旋轮(29)、进料管(27)、清洗管(33)、固相出口(25)、液相出口(26)、减震器(32)组成的卧式螺旋筛网离心机或卧式沉降螺旋筛网离心机;连接固相出口(25)的三分分流器(34)分叉处有一转轴,转轴的器内部分固定有三分叶片,转轴的器外部分则固定一拨针,调整拨针可改变固相颗粒下行方向;所述三分分流器(34)下部所连溜管(35)为截面上小下大呈倒锥形数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搅拌逆流离心浸出罐组,其特征是:所述泵(38)为正弦泵,其叶片形状是两条正弦波曲线,同时与一个活动刮板和一个衬套共同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搅拌逆流离心浸出罐组,其特征是:所述料液出口(15)端的法兰盖(2)下部,设置具有筛筒、出液口的料液排放备用口(16)。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罐组的浸出方法:
(1)用粉碎机将天然固相物粉碎成颗粒,如果是少含淀粉或粘液质的固相物,粉碎至<1mm颗粒,如果是多含淀粉或粘液质的固相物,粉碎至<2mm颗粒;
(2)设置两台卧式螺旋搅拌浸出罐(21)以组成卧式搅拌逆流离心浸出罐组,分为1号浸出罐(21-1)和2号浸出罐(21-2),先将上述粉碎好的固相颗粒从1号浸出罐(21-1)上的进料口一(6-1)投入该罐内,若搅拌器(7)为悬臂结构的罐体(3)时,可从该浸出罐上连接的固相暂贮罐(22)上的进料口投入该浸出罐内,投料量为1号浸出罐(21-1)全容积的10~15%,再向1号浸出罐(21-1)的进液口(11)注入相当于固相颗粒重量5~8倍量、温度为60~80℃的新溶剂,开启搅拌器(7)预浸10分钟,轴(9)转速为25~50转/分,随后开启夹套(14)加热浸出,对于少含淀粉或粘液质的固相颗粒,加热温度<90℃,保持15分钟;对于多含淀粉或粘液质的固相物颗粒,加热温度<80℃,保持20分钟,加热浸出过程中,一直开启搅拌器(7)搅拌;
(3)1号浸出罐(21-1)第一次投新料,在边加热边搅拌条件下完成第一次浸出后,趁热开启其罐体(3)下部料液出口(15)阀及连通的正弦泵或螺杆泵或耐腐蚀泥浆泵(38),将料液抽至设置于两台浸出罐(21)上方的卧式螺旋筛网离心机或沉降螺旋筛网离心机的进料管(27),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液相浸出液直接输送至浸出液贮罐(40),分离出的固相颗粒经三分分流器(34)、溜管(35),进入具有助出料装置(23)的固相暂贮罐(22)的进料口(42),分离完毕后,再将1号浸出罐(21-1)上固相暂贮罐(22)中的固相颗粒返回1号浸出罐(21-1)内,并重新向其进液口(11)注入相当于固相颗粒重量5~8倍量、温度为60~80℃的新溶剂,再按步骤2进行1号浸出罐(21-1)第一次投料的第二次浸出;
(4)1号浸出罐(21-1)第一次投料第二次浸出后,按步骤3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相颗粒仍返回1号浸出罐(21-1)内,分离出的液相浸出液则暂输入液相暂贮罐(36)内;2号浸出罐(21-2)第一次投新料进行的第一次浸出所用的溶剂,则是取自液相暂贮罐(36)中暂输入的1号浸出罐(21-1)第一次投料第二次浸出后经固液分离的浸出液作为溶剂而套用;固液分离过程中,液相暂贮罐(36)上出液口(44)及溜管(35)接口通过管路、泵与离心机(24)的清洗管口(33)连通,根据物料理化特性,必要时导入洗涤液或上罐固液分离后的浸出液上清液,进行洗涤或冲刷;
(5)按步骤3,再向返回1号浸出罐(21-1)内的固相颗粒第三次注入新溶剂,1号浸出罐(21-1)进行第一次投料第三次浸出,罐次浸出完成后,经固液分离后的固相颗粒则经三分分流器(34)、溜管(35)落入干渣运渣车(37)排出,固液分离后的浸出液则作为2号浸出罐(21-2)第一次投料第二次浸出所需溶剂而套用;
(6)1号浸出罐(21-1)第二次投料第一次浸出所用的溶剂,则是2号浸出罐(21-2)第一次投料第二次浸出后经固液分离的浸出液作为溶剂而套用;
(7)1号浸出罐(21-1)和2号浸出罐(21-2)各罐次上述各工序,如投新料或固相颗粒返回,注入新溶剂或前罐次浸出液套用,浸出,固液分离,各工序轮换交替协调进行,总之,每台浸出罐各二次投入新的固相物颗粒,每投一次料均进行三次浸出,除1号浸出罐(21-1)第一次投料的三次浸出和各罐次的所有第三次浸出所用的溶剂均系注入的新溶剂外,其余各罐次前二次浸出所用溶剂均为前罐次浸出后经固液分离的浸出液而套用,每罐次所有第一次浸出后和2号浸出罐(21-2)第二次投料的第二次第三次浸出后经固液分离的浸出液均直接输送至浸出液贮罐(40)而不再套用,各罐次第三次浸出经固液分离后的固相颗粒,均落入干渣运渣车(37)排出,各罐次的所有工序都在当天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履祥,未经赵履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97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佩兰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药用植物汁液提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