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装箱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9528.7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陶光汉;方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光汉;方冬明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J1/00;B27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9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集装箱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毛竹的故乡,长江以南,生长着世界上90%的毛竹。它广泛分布于300~1000米的山林地带。
我国毛竹品种多、资源丰富,毛竹的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更好地保护生态且环保,而且毛竹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以竹代木生产集装箱板逐渐成为主流。
但在现有的集装箱板的生产方法中,还存在着毛竹的全竹利用率不高,结构欠合理,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工序多,强度一般,表面易起层,抗压能力一般,生产成本高,使用时间不长等不足与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竹利用率高,能简化生产工艺、节省工序时间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集装箱板的制造方法,采用该方法制成的集装箱板具有强度高、韧性强、抗压能力强、使用时间长和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装箱板的制造方法,其步骤是:
将毛竹每节锯成2.0-2.5m,剖成2半;
将剖开的竹在160℃ -180℃的高温蒸汽软化炉里蒸6-8分钟;
将软化的竹在15分钟内通过竹片展平机碾平成展平竹片;
将碾平后的展平竹片用双面刨机去掉青黄;
将去掉青黄的展平竹片两边取直;
将定型好的展平竹片用烘干机烘干,其温度控制在50℃-60℃,时间5-6天;
将烘干的展平竹片、木质蕊板在上胶机上涂胶;
将上胶后的展平竹片、木质蕊板按产品工艺要求层数纵横交替的放置组坯,从下至上依次为纵向放置底层展平竹片、横向放置3-4层木质蕊板、纵向放置中部的展平竹片、横向放置3-4层木质蕊板、纵向放置表面的展平竹片;
将组坯好的坯板移送至热压机中热压,热压的温度120℃-130℃,单位面积压力为10mPa-12mPa,时间28-32分钟;
卸压后的集装箱板自然降至常温出板。
所述步骤竹通过竹片展平机后的厚度为5-7mm,长度为2000-2500mm,宽度为100-200mm。
所述步骤按产品工艺要求层数纵横交替的放置组坯,从下至上依次为纵向放置底面展平竹片层、横向放置4层木质蕊板、纵向放置中部展平竹片层、横向放置4层木质蕊板、纵向放置表面展平竹片层,共11层。
所述步骤按产品工艺要求层数纵横交替的放置组坯,从下至上依次为纵向放置底面展平竹片层、横向放置3层木质蕊板、纵向放置中部展平竹片层、横向放置3层木质蕊板、纵向放置表面展平竹片层,共9层。
所述纵向放置的表面展平竹片层、纵向放置的中部展平竹片层和纵向放置的底面展平竹片层的厚度均为5-7mm,长度为2000mm-2500mm,宽度为1000mm-1250mm。
所述纵向放置的表面展平竹片层、纵向放置中部展平竹片层和纵向放置的底面展平竹片层的厚度均为6mm,长度为2400mm,宽度为1160mm。
所述木质蕊板采用桉木或杨木。
所述采用桉木或杨木的木质蕊板层的厚度为1-2mm,长度为2000mm-2500mm,宽度为1000mm-1250mm。
所述步骤将组坯好的坯板移送至热压机中热压,热压的温度120℃,单位面积压力为11mPa,时间30分钟。
按用材的体积比,一块集装箱板全竹展平竹的体积占一整块集装箱板体积的55-65%,桉木或杨木的体积占一整块集装箱板体积的35-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全竹利用率高。一根全竹只要去掉青黄后,均可利用,一根全竹的利用率高达92%以上。
2、强度高、韧性强、抗压能力强。基本保持了原竹原有的的厚度,也就是保持了原竹原有的强度和韧性,抗压能力强。其强度远远超过竹帘强度的6倍以上。
3、简化工艺,节省工序时间,生产速度快。原来的集装箱板达15层以上,有的高达21层,而现在只要7-9层即可,既减少了材的用量,又减少了工序时间,能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4、使用时间长。使用时间是竹帘的5倍以上。
5、应用范围广。以应用集装箱为主,还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底板和船泊底板等各个方面。
6、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
7、降低生产成本。毛竹片每立方米3000元左右,而桉木或杨木每立方米为1200元,用桉木或杨木替代部分毛竹的用量,既能达到使用所需要的强度和韧性,又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光汉;方冬明,未经陶光汉;方冬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9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