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8107.2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杨卫锋;文望青;朱海;彭华春;宋建平;刘阳明;吕东兴;李靖;曹翁恺;余晓燕;董颖;洪沁烨;郑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宋晨炜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座式 轨道 支座 拉拔 结构 | ||
1.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设置在上座板(1)和下座板(7)之间,其特征在于:在上座板(1)的横向两端分别设有一组相互垂直设置的上座板导向板(11)和上座板抗拉板(14),上座板导向板(11)垂直设置,上座板抗拉板(14)水平设置,在下座板(7)的横向两端分别设有下座板凸耳(8),下座板凸耳(8)设置在该侧上座板导向板(11)和上座板抗拉板(14)围成的空间内,在下座板凸耳(8)和上座板抗拉板(14)之间设有转动滑块(12),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与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相配合,上座板抗拉板(14)的上表面与转动滑块(12)的下表面相配合,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为弧面,其下表面为平面,或,转动滑块(12)下表面为弧面,其上表面为平面,或,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板凸耳(8)的截面为倒“L”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与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之间设有摩擦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板抗拉板(14)的上表面与转动滑块(12)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摩擦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板凸耳(8)的侧面与上座板导向板(11)的侧面之间设有导向板摩擦副(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为凹形弧面,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为与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相配合的凸形弧面,转动滑块(12)的下表面为平面,上座板抗拉板(14)的上表面为与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相配合的平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为凸形弧面,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为与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相配合的凹形弧面,转动滑块(12)的下表面为平面,上座板抗拉板(14)的上表面为与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相配合的平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为平面,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为与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相配合的平面,转动滑块(12)的下表面为凸形弧面,上座板抗拉板(14)的上表面为与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相配合的凹形弧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抗拉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为平面,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为与下座板凸耳(8)的下表面相配合的平面,转动滑块(12)的下表面为凹形弧面,上座板抗拉板(14)的上表面为与转动滑块(12)的上表面相配合的凸形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81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支座无级调高结构
- 下一篇:防撞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