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用高可靠性电池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3246.6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伯爵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56;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可靠性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用高可靠性电池箱。
背景技术
我国从“ 十五”时期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科技规划,“863”项目共投入20 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共计200 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000 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了电动汽车专项研发。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
电动汽车内的蓄电池组需要单独安装在电池箱中,而且电池箱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缓冲、防尘功能,而目前的电池箱结构单一,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高可靠性电池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高可靠性电池箱,包括箱体和蓄电池组,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箱体和盖板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盖板上设有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所述箱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托板,所述蓄电池组放置在底托板上蓄电池正极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所述箱体的侧壁和盖板上均开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箱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散热片,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缓冲板;
所述底托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上端面设置多组冷却片组,每组冷却片组均由多个冷却片焊接组成;
所述冷却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间隔相连的凸台及凹槽,所述凸台的侧壁具有通孔;所述凸台及凹槽均为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包括导热金属层和散热涂层,所述散热涂层由氟碳树脂与具有孔隙结构的填料混合而成;所述散热涂层涂覆且固化于该导热金属层的表面,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3mm-6mm。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表面设置一层金属箔,所述主板下端面设置硅胶层,所述硅胶层外侧面粘接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下方依次设置导热层和薄膜层;所述缓冲板的厚度为8mm-14mm。
优选的,所述底托板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蓄电池组底部两侧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凸沿。
优选的,所述盖板和箱体内侧均安装有防尘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其中,在箱体的侧壁和盖板上均开有多个散热孔,箱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散热片;采用此结构,能够提高电池箱内腔的散热效果。
(2)本发明设置的底托板,能够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组的冷却效果;其中,设置的冷却片采用凸起结构,能够提高蓄电池组底部的散热效果,防止蓄电池组散热不均匀。
(3)本发明设置的缓冲板缓冲性能好,能够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中,盖板和箱体内侧设置的防尘过滤网,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电池箱内腔,影响蓄电池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托板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冷却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缓冲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伯爵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伯爵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3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 下一篇:环保水平碳合金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