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扇贝边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42870.4 申请日: 2017-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7523601B 公开(公告)日: 2019-10-11
发明(设计)人: 宋淑亮;王宇;张娥;吉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主分类号: C12P21/06 分类号: C12P21/06;C07K1/14;C07K1/30;A61K8/64;A61Q19/02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王志坤
地址: 264209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扇贝 边美白肽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扇贝边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包括:(1)扇贝边预处理:取扇贝边,剪碎,加入扇贝边质量设定倍数的水进行匀浆,得扇贝边匀浆液;(2)酶解:步骤(1)中的扇贝边匀浆液中依次加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得酶解液;(3)调节步骤(2)的酶解液的pH至6.8~7.2,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浓缩,加入设定比例的无水乙醇,搅拌醇沉,离心后上清即为扇贝边多肽粗提物;纯化后即得扇贝边美白肽。本发明仅需简单双酶解,醇沉工艺即得到具有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扇贝边美白肽,具有作为美白化妆品有效成分的应用潜力,同时具有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扇贝边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化妆品行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正所谓“一白遮三丑”,光洁、白皙、红润的皮肤一直是东方女性所追求的,所以美白保湿渐渐成了一致的审美标准。而影响皮肤颜色的物质主要是黑色素。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是酪氨酸或3,4-二羟苯丙氨经过一连串化学反应所形成,由黑色素细胞生成并且储存在其中。黑色素细胞内的黑色素小体有一种特殊的酶即酪氨酸酶,能将酪氨酸氧化成多巴,继而氧化成多巴醌,最后生成黑色素。黑色素又经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达肌肤表皮层形成雀斑、晒斑、黑斑等形状。由于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输送等环节易受外界影响,从而为美白化妆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可能。目前常用美白化妆品的作用靶点主要是酪氨酸酶、黑素细胞和黑素转运代谢。按不同的作用机制,将美白化妆品的有效成分分为: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如氢醌、熊果苷、曲酸等;黑素细胞毒性剂,如油溶性甘草提取物、氢醌等;影响黑素代谢剂,如亚油酸;遮光剂;还原剂,如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等;化学剥脱剂,如果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国内常用的熊果苷、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曲酸等这些化学美白剂都具有很好的美白效果,但应用于配方中会有一些缺陷:如曲酸虽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但其对光、热及金属离子不稳定,易变色,而且长期使用会有细胞毒作用,会增加卵巢细胞染色体互换及染色体畸变的概率;熊果苷虽然安全性好,基本没有刺激性和过敏性,但浓度过高会让正常皮肤脱色。另外维生素C美白机制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将氧化性黑素还原为无色的还原性黑素;二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但因经维生素C还原的黑色素可能再次氧化,所以必须长期保持足够的浓度才有效,但过量摄入维生素C会对人体有害,而且维生素C是水溶性物质,不易渗透到皮肤角质层,本身易氧化不稳定,故它的应用受到限制。化妆品通常与金属如钠、钙结合以维持其稳定性,或以维生素C衍生物的形式存在。总之这一类化学美白剂的缺陷都大大影响了产品的美白效果及外观。

现今要求的皮肤美白剂应该符合两个标准:一是对酪氨酸酶活性有较高的抑制率,能显著地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二是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人体皮肤无毒无刺激。因此化妆品的安全、有效、温和性成为消费者购买化妆品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美白剂是美白化妆品的核心功效成分,天然产物来源的美白剂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功效性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这就需要一种借助于天然提取物的美白活性来实现健康美白功能,而海洋产物开发是个有前景的朝阳产业,研究海洋活性物质在改善人们形象方向如美白等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经长期的技术与实践探索,成功从扇贝下脚料——扇贝裙边中提取一种多肽,通过测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来评价扇贝边多肽的美白活性,发现提取的扇贝边多肽具有较高的美白活性,可以用于化妆品当中,也可以开发出具有美白活性的海洋活性物质。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扇贝边美白肽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扇贝边预处理:取扇贝边,剪碎,加入扇贝边质量设定倍数的水进行匀浆,得扇贝边匀浆液;

(2)酶解:向步骤(1)中的扇贝边匀浆液中依次加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得酶解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