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底泥微生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2676.6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坤来;初雪梅;刘文;梁丽丽;王斌;陈荫;赵玉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活性 微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底泥微生物。
技术背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工业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药、冶金、采矿、石油、皮革、轻化工等多种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高致死率的一大疾病,寻找新型抗生素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天然产物中寻找药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中微生物来源的抗生素具有巨大的潜力。
关于从微生物中提取抑菌剂的方法有很多,现有技术如授权公众号为
CN 102772447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从粉虱座壳孢菌代谢物中提取抑菌剂的方法,该发明方法将粉虱座壳孢菌经液体培养、分离、加有机溶剂萃取、浓缩制得抑菌物,具有来源天然、无毒副作用的优点,但是该发明方法提取抑菌剂需要30-40天,其培养周期太长,增大了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本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底泥微生物,抑菌活性物质性质稳定、抑菌效果较强,而且活性物质提取时间短、产率较高。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底泥微生物,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六横镇美国红鱼养殖池处底泥中分离筛选获得,经18sRNA测序后提交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NCBI系统会自动比对基因序列相似度,选取相似度99%以上的菌种经一一比对生物性状相似度,最终鉴定结果为Cordyceps cylindrica SKL-1。
通过上述Cordyceps cylindrica SKL-1分离提取具有抑菌活性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种子液培养:无菌条件下,取0.5-1.0gCordyceps cylindrica SKL-1冻干菌置于培养皿中,用无菌细管吸取5-10mL培养液,使冻干菌体溶解成悬浮状;活化5-15分钟后将Cordyceps cylindrica KL-1接种入斜面培养基中,在32-35℃条件下恒温培养24-40小时,加入培养基等量的无菌蒸馏水即得种子液;将冻干的Cordyceps cylindrica KL-1经活化后接种入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可以使Cordyceps cylindrica KL-1迅速地恢复到活力旺盛的状态,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有利于发酵培养中代谢产物的生成;
扩大发酵培养:在发酵培养液中接种入6-8%的种子液,将发酵培养液放置在气浴恒温振荡器中,在发酵温度为22-25℃,摇床转速为200-210r/min的条件下进行发酵扩大培养,发酵培养24-50小时;发酵培养液可以为Cordyceps cylindrica SKL-1提供足量的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等物质,促使Cordyceps cylindrica SKL-1进行生长繁殖与新陈代谢,微生物在发酵培养中后期代谢分泌出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中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提取活性物质:在发酵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灭活,将发酵液在800-900r/min转速下搅拌5-15分钟,抽滤2-3次滤除菌体后取滤液;在滤液中加入1.8-2.0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萃取3-4次分离水相和有机相,每次萃取以双频率复合超声波辅助,每次萃取保留上层类黄色澄清液体即有机相,将有机相合并后冷冻干燥即得活性物质;通过中高速搅拌使菌体与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然后抽滤滤除掉破碎的菌体,通过冷冻干燥萃取时的上层类黄色澄清液体即得到抑菌活性物质,双频率复合超声波有助于提高提取效率,提取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低温干燥可以保持抑菌活性物质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