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小水电的地调范围日前预测省供负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36681.6 | 申请日: | 2017-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云;孙佳星;胡兴媛;陈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水电 范围 日前 预测 负荷 方法 | ||
一种含小水电的地调范围日前预测省供负荷方法,根据地级市下县/区行政划分,将各县/区的径流式机组容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历史降水数据,将全年分为丰水期和枯水期。根据所划分的各县/区机组,将历史降水数据做加权处理。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及历史降水量对小水电机组的发电影响,得出降水影响因子,经过加权过的降水,再结合各县/区降水影响因子,得出最终降水数据。将以上各县降水数据对应时段求和,得出某市在不同时段的降水数据。将降水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方法中的输入数据,得出预测小水电发电量。以历史负荷数据为训练样本,得出地区负荷数据。本发明旨在提高径流式小水电机组的出力预测精度,优化地市级调度的调度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调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小水电的地调范围日前预测省供负荷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的日前负荷预测是协调发电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关系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日前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能量管理的基础性任务,是保证功率平衡的基础条件。目前,在国家电网的调度模式中,地级市供电调度单位每天要将地级市电网需要省级电网提供的下一日的电力负荷上报给省级供电单位,对于地市级供电单位来说即是上报“省供负荷”。而属于地市级供电单位调度的电源如径流式小水电机组,由于其出力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准确预测省供负荷造成了一定困难。径流式水电站是指无调节水库的电站。径流式水电站按来水流量发电,当来水流量大于电站水轮机过水能力时,水电站满出力运行,多余的水量不通过机组发电,直接经泄水道泄向下游,称为弃水;当来水较少时,全部来水通过机组发电,但有部分装机容量因缺水而未被利用。
目前,在一个地市级供电区域内,尤其是径流式小水电机组众多的地区,由于径流式小水电机组不同于可调节的水库式水电机组,其受降水、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会导致小水电出力预测不准,进而导致地区要求省供的出力不准,增加省调的调度难度。此外,径流式小水电机组出力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出力模型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降水量以及降水的后续影响等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径流式小水电机组出力预测模型,从而提供更加准确的省供负荷。
现有的涉及小水电的负荷预测的专利,如:中国专利《多小水电趸售地区电网的负荷预测方法》,申请号:201610935600.6,主要介绍了建立不降雨条件下的负荷预测模型的步骤,并构建了降雨条件下关口增加的出力与降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的步骤,在此基础上建立降雨条件下负荷预测模型。中国专利《小水电群并网运行优化调度方法》,申请号:201510887251.0,公布了“一种小水电群并网运行优化调度方法”,包括:预测并分析当前区域不同类型小水电机组的出力特性,进行可信预测和数学建模,得出所述小水电机组的时空出力特性、交互影响机理和典型出力特征,以及进行地区基准负荷预测。但是以上专利文件未细化到局部地理范围内气候对径流式小水电机组出力的影响、以及地市级范围内全部径流式小水电机组的地区性调度及其省级调度问题。
现有的含小水电机组出力的日前负荷预测,存在以下不足:
(1):只是考虑负荷预测,并未考虑针对地市级或是具体的调度单位的调度策略;
(2):未考虑在地级市调度范围内,将所属径流式机组按照县(区)划分,并对降水数据按照各县机组的比例进行加权处理;
(3):未考虑降水过后,雨水的渗透和汇集作用对径流式机组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小水电的地调范围日前预测省供负荷方法,提高了电力系统地调范围内短期负荷及小水电站出力预测的准确度;建立径流式小水电机组出力预测模型;进而提高省供负荷的预测精确度;为省级调度提供上报更准确的日前调度信息,使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稳定运行。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小水电的地调范围日前预测省供负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地级市下县/区行政划分,将所属各县/区的径流式机组容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历史降水数据,将各县/区的全年分为丰水期和枯水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