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期间再次注液提高循环电池循环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5187.8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5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夏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期间 再次 提高 电池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期间再次注液提高循环电池循环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循环电池放空,并放入低水低氧环境下;S2、注入电解液,静置;S3、将循环电池抽真空并封口;S4、对循环电池充放电一圈。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循环期间再次注液提高循环电池循环性能的方法,有效提高循环电池的循环性能,并延长循环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期间再次注液提高循环电池循环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锂离子的循环寿命与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及整个制程工艺有关,在原材料及工艺稳定的前提下,电池的循环寿命与电池保液量相关。
电池在经过长循环过程中,电解液被重新分配、扩散和渗透到极片的深层中去,致使电极表面的电解液量下降,并且随着循环的进行,极片和隔膜之间的电解液逐渐会发生干涸,致使电池内部离子传导电阻和迁移电阻升高,浓差极化电阻增大,造成电池充电电位升高,放电电位下降,从而造成电池的循环性能恶化,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循环期间再次注液提高循环电池循环性能的方法,有效提高循环电池的循环性能,并延长循环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循环期间再次注液提高循环电池循环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循环电池放空,并放入低水低氧环境下;
S2、注入电解液,静置;
S3、将循环电池抽真空并封口;
S4、对循环电池充放电一圈。
优选地,S1中,将容量保持率为85-90%的循环电池放空。
优选地,S2中,通过打开电池注液口注入电解液。
优选地,S2中,注入电解液时,环境中水分低于5ppm,氧含量低于1ppm。
优选地,S2中,注入电解液的重量为循环电池原保液总重量的5-15%。
优选地,原保液是指循环电池循环前分容后循环电池中的电解液。
优选地,S2中,静置温度为40-50℃,静置时间为5-10h。
优选地,S2中,静置温度为43-48℃,静置时间为6-9h。
优选地,S3中,抽真空时真空度大于-0.09MPa。
优选地,S4中,充放电电流为0.02-0.5C。
优选地,S3、S4中的循环电池分别指代经步骤S2、S3处理后的循环电池。
本发明中通过对一定寿命的循环电池进行再次补液,提高极片与隔膜间的电解液量,降低循环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离子传导电阻和迁移电阻,并降低浓差极化电阻,有效提高循环电池的循环性能,并延长循环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针对本发明实施例5中注液前后循环电池的循环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针对本发明实施例5中注液前后循环电池的循环性能测试图。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循环期间再次注液提高循环电池循环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5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禁系统的主机箱
- 下一篇:一种单相工装RFID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