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球藻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提取以及活性测定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5082.2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国;王亚超;李晶晶;刘梅;陶玲;国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Q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吕彩霞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球藻 邻苯二酚 双加氧酶 提取 以及 活性 测定 | ||
本发明公开了小球藻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提取以及活性测定,提取的具体步骤为:将小球藻粉低温研磨,加入Tris‑HCl缓冲液,离心得胞内酶粗酶液;将粗酶液滤,浓缩,透析,上样到纤维素柱,洗脱,浓缩,透析,浓缩,上样到Mono‑Q柱,洗脱,透析,浓缩,干燥,即得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小球藻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酶活性测定方法为: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反应,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提取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方法除杂率高、条件温和、纯度高,能较好地保持酶的活性,并能维持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该酶的活性测定简单可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尤其是涉及小球藻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提取以及活性测定。
背景技术
邻苯二酚(C6H6O2)又名儿茶酚,是苯的两个邻位氢被羟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一般以衍生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芳香类物质降解的重要中间产物。邻苯二酚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可广泛应用在医药、农药、食品、香料、化学助剂等方面。由于邻苯二酚能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邻苯二酚的需求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与日俱增,各类废水的排放量及复杂度也随着增大。而邻苯二酚属于高毒性物质,少量邻苯二酚经皮肤吸收就会引起湿疹性皮炎,邻苯二酚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生物体,含有邻苯二酚的废水都具有致癌、致崎、致突变等潜在危害。所以,工业中邻苯二酚释放到土壤和水体中,通过富集作用,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具有类激素作用,导致内分泌紊乱而危害生物健康。且随着生产和使用量的增加,进入环境中的邻苯二酚也相应增加,环境中邻苯二酚的污染危害日渐严重,因此,环境中邻苯二酚的有效去除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在生物降解处理邻苯二酚中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即为:在邻位开环代谢途径(ortho-pathway)中,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催化裂解邻苯二酚,形成顺,顺-粘糠酸中间物,该中间产物在后随相应酶的逐级降解作用下,被降解为琥珀酸和乙酰辅酶A。因此,如何制备高纯度的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是有效治理水污染的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小球藻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提取以及活性测定,该提取方法除杂率高、条件温和、能较好地保持酶的活性,所提取的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纯度高,此外,酶的活性测定简单可行。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小球藻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提取,包括胞内酶粗酶液制备、浓缩透析、首次纯化、二次纯化,提取的具体步骤为:
胞内酶粗酶液制备:将对数期后期小球藻液抽滤,烘干得小球藻粉,然后在2-5℃下研磨5-15min,再加入pH为7.8-8.2的Tris-HCl缓冲液,小球藻粉与Tris-HCl缓冲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1.8-2.3,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2-5℃、转速为8000-12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20min,上清液即为胞内酶粗酶液,该步骤在低温状态下研磨小球藻粉,可快速破碎细胞壁,使小球藻细胞内的酶能快速释放出来,可操作性强,同时该步骤中缓冲液对酶的溶解度高,够防止pH值的剧烈波动,保护胞内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生物活性不受损害,有利于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提取,可有效抑制酶的降解,并能维持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浓缩透析:将胞内酶粗酶液经0.15-0.3μm微孔滤膜过滤,再用聚乙二醇PEG 20000浓缩,并用浓度为9-11mmol/L、pH为6.8-7.2的磷酸盐缓冲液透析12-18h,即得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粗品,该步骤微孔滤膜可过滤去除多余菌体,减少酶粗品中的杂质,浓缩时吸收剂只是吸收透析袋中渗出小分子溶剂,吸水剂干燥后可继续反复使用,同时该步骤可简单、快速地更换酶的缓冲液,且对酶的生物活性无影响,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条件温和、能较好地保持酶的活性、回收率高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5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茶果壳抗肠炎微囊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真空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