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推杆装配线用螺母内管自动装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3022.7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9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许东来;高凯;戴柯;司佳顺;李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内管 自动装配设备 电动推杆 旋合装置 安装板 装配线 工件升降装置 冲铆装置 上料装置 直线滑台 自动装配工艺 传送带运动 装配自动化 产品装配 核心功能 设备核心 设备结构 生产过程 生产效率 装配过程 工装板 冲铆 防松 旋合 装配 自动化 轨道 | ||
一种电动推杆装配线用螺母内管自动装配设备属于装配自动化技术领域。该设备结构包括:上料装置、定位冲铆装置、工件升降装置、旋合装置、直线滑台、安装板。上料装置、工件升降装置、直线滑台固定于安装板上,定位冲铆装置与旋合装置分别安装于两同轨道直线滑台上,工装板载有工件随传送带运动于安装板下方。该自动装配设备核心功能是解决螺母内管旋合及冲铆防松等自动装配工艺问题,设备核心部件为旋合装置。该设备不仅结构简单,满足电动推杆螺母内管的装配要求,同时还实现了装配过程自动化,提高了产品装配质量的一致性、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动推杆装配线用螺母内管自动装配设备,涉及自动装配设备,属于装配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推杆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设施、家用设备中,电动推杆装配技术自动化也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针对带有螺母内管的电动推杆,传统工艺完成装配螺母内管这一工序时一般采用人工或半自动装配,不仅装配效率低、产品装配质量一致性难以保证,而且人工参与的螺母内管旋合、冲铆等工艺过程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设计一种新的全自动螺母内管装配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电动推杆螺母内管的自动化装配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推杆装配线用螺母内管自动装配设备。
电动推杆螺母内管的装配要求是将螺母内管端头内螺纹与螺母小径段外螺纹旋合,旋合完成后对螺母内管冲铆防松,铆点位于螺母上3个均布于圆周的凹槽位置。
本发明解决电动推杆螺母内管自动装配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推杆装配线用螺母内管自动装配设备主要结构包括上料装置、定位冲铆装置、升降装置、旋合装置、旋合装置直线滑台、定位冲铆装置直线滑台和安装板,其中设备核心部件为旋合装置。
所述旋合装置,以受压压缩的缓冲弹簧为旋合装置提供螺纹旋合所需的轴向推力,预设伺服电机输出转矩值以适应旋合所需最大转矩;旋转扳手圆周凹陷特征同时与光电开关挡片圆周位置和螺母铆点圆周位置相对应,使光电开关挡片圆周位置与铆点圆周位置间接对应,以此实现冲铆过程中旋合装置对铆点精确找位。
一种电动推杆装配线用螺母内管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定位冲铆装置(2)、升降装置(3)、旋合装置(4)、旋合装置直线滑台(501)、定位冲铆装置直线滑台(502)和安装板(6);上料装置(1)、升降装置(3)、旋合装置直线滑台(501)、定位冲铆装置直线滑台(502)固定于安装板(6)上,旋合装置(4)与定位冲铆装置(2)分别安装于同轨道运动的旋合装置直线滑台(501)与定位冲铆装置直线滑台(502)上,工装板载有工件随传送带运动于安装板(6)下方;旋合装置(4)包括:滑台导轨(401)、伺服电机(402)、缓冲弹簧(403)、滑座(404)、光电开关挡片(405)、夹紧气缸(406)、气爪(407)和旋转扳手(408);
旋合装置(4)底部设置缓冲弹簧(403),缓冲弹簧(403)连接滑座(404),伺服电机(402)驱动旋转扳手(408)带动工装套筒(901)转动;旋转扳手(408)与光电开关挡片(405)固定连接,光电开关挡片(405)与旋转扳手(408)凹陷特征圆周位置相对应,旋转扳手(408)凹陷特征与工装套筒(901)凸缘特征圆周配合,螺母(902)装入工装套筒(901),螺母(902)外表面均布的三个铆点C槽与工装套筒(901)凸缘特征圆周位置相对应;螺母内管(904)端头内螺纹与螺母(902)小径段外螺纹旋合,螺母内管(904)相对于螺母(902)的旋合方向为轴线移动和轴线转动。
应用所述的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螺母内管(904)经上料装置(1)上料、定位冲铆装置(2)定位,螺母内管(904)旋合端前端面到达并固定于定位冲铆装置(2)前端面;升降装置(3)将工件由工装板提升至与旋合装置(4)主轴同轴线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基于EEG-fMRI的癫痫异常放电位点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