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力控制式压缩比可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2609.6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樊嘉天;董效彬;冉冬立;王凯;张春丰;徐明星;陈雷雷;李彦飞;许俊;倪永成;夏少华;居钰生;张春英;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04 | 分类号: | F02B75/04;F16C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马严龙 |
地址: | 21406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压缩比 可变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力控制式压缩比可变机构,活塞裙部的壁上开设有两个活塞销通孔,连杆小头位于活塞内腔,连杆小头孔同时作为液压油腔孔,活塞销安装在活塞销孔和连杆小头液压油腔孔内,连杆小头液压油腔孔被活塞销分成上下油腔;连杆体内设置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作为上下油腔的供油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可根据发动机使用工况来调节上下液压油腔的进油和出油,从而达到调节活塞销的上下位置,最后达到调节发动机压缩比的目的。可使发动机在小负荷使用大的压缩比,提高热效率;大负荷时使用小的压缩比,避免爆震.既能提高发动机低速时的动力输出,又能提高发动机低负荷时的热效率,达到发动机节油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压缩比可变机构,特别是一种发动机内的液力控制式压缩比可变机构,属于内燃机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量产的大部分发动机不能根据使用工况调节发动机压缩比,即不能在小负荷时使用大的压缩比,大负荷时使用小的压缩比,不能以提高压缩比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达到节油的目的。为避免爆震只能降低发动机的功率,目前现有的跟本发明接近的的技术是通过在连杆小头或连杆大头设置偏心轮,通过偏心轮的转动改变连杆的有效长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可靠性不好。
如申请号为200810070230.X的变排量变压缩比发动机属液压系统和机械电器机构。利用控制机构能使在曲轴圆盘上两个液压油腔的油压,分别作用在连杆轴径或主轴轴径上或下油腔或通过油压分别作用在油缸、助力机构推动斜块,使连杆轴径向上或向下运动,并利用控制机构及电磁阀锁紧在某一位置,从而可改变活塞的行程,达到排量和压缩比的改变。该发明曲轴是由几部分加工组成,然后组装,装后再磨外圆,做动平衡即可。有关液压应进行密封。该发明与“发动机变压缩比”专利共用,则在保证压缩比不变时,对小负荷,速度低时应用小排量,对高速,大负荷可用大排量,这对提高经济性是十分有利的。使用者根据要求可随时改变排量,发动机动力利用更合理,该专利通过变连杆小头轴径位置或变主轴颈位置改变压缩比。但该发明结构复杂,加工制造成本较高,难以工程应用。
如申请号为200710085379.0的一种活塞往复式内燃机的变压缩比装置。它包括连杆、活塞销和活塞,活塞销中部铰接于连杆小头销孔内,活塞销两端各套装有可沿其端部轴线滑动的滑块,与滑块相对应地,活塞两侧各设置有滑槽,滑块分别可滑动地嵌装在各自对应的滑槽内,滑块在活塞销端部的滑动和在活塞滑槽内的滑动相互关联,液压缸执行元件与活塞销合为一体,活塞销内室设置有一拉簧,使两端滑块保持相互靠近的趋势,液压力和拉簧力共同作用使滑块相互靠近或背离;滑块上附加一个伺服控制阀时,通过操纵装设于气缸底部的V形槽,V形槽通过连接杆操纵伺服控制阀,还可实现连续地无级变压缩比。但该发明活塞销孔要打斜孔,较难加工,结构复杂,可靠性较差。另外活塞销孔内部弹簧装配困难,实用性较差。
又如专利号为201480061511.2的一种活塞式发动机,该活塞式发动机包括-曲轴,-与该曲轴共同旋转的至少一个连杆,其中该连杆具有小的孔眼和大的孔眼,-压缩活塞,优选地燃烧室活塞,该活塞被安排在该连杆上并且可以通过偏心件和调整系统、优选地调整联动装置而被偏心地调整,其中该调整系统是由至少一个支持活塞支持的,该支持活塞可以在该连杆的支持气缸中移动,其中该支持气缸和该支持活塞形成了特定泄漏路径。还提出了可以独立于此并且也可以依赖于此来实施的另外多个不同的实施例。此外,该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偏心地可调整的活塞冲程来调整优选地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活塞式发动机的压缩的方法,其中该活塞冲程的调整是通过利用有效质量力和/或气体力来进行的,该有效质量力和/或气体力为此而作用在调整联动装置和被安排在其上的支持活塞上,其中该支持活塞在支撑气缸中移动,其中该活塞式发动机的油作为该支撑气缸中的阻尼介质来抵抗该支持活塞的移动,其中该油可以在该支持活塞与该支撑气缸之间沿着特定泄漏路径流动,该专利靠连杆小头轮旋转改变连杆长度。但该发明需要增加两个液压活塞,并在连杆侧部增加两个液压油缸以及两个支承杆机构,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生产成本增加较多。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2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移缸喷水做功的氢内燃机
- 下一篇:一种一出二热覆合排水板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