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1042.0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9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绍;陆钦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安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13/075;B65G47/52;B65G47/90;B08B7/02;B08B5/0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 机型 腔去屑 震荡 | ||
1.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抓取机构、震动机构、吹风集屑机构和PLC,所述震动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分别设于传送机构的两侧,所述抓取机构设于传送机构上方;
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发动机型腔;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机架、阻挡装置和顶升装置;所述传送机架包括2个挡板、4个支撑柱、用于传送的辊轮组和电机,所述2个挡板相对设置,所述4个支撑柱两两一组分别固定于2个挡板底部,所述2个挡板之间设有辊轮组,所述辊轮组包括沿挡板长度方向顺序设置的多个辊轮,相邻辊轮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辊轮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挡板连接,所述多个辊轮有电机驱动且同步转动,所述电机由PLC控制;所述阻挡装置包括阻挡气缸、气缸支撑板和支柱,所述气缸支撑板水平设置,两侧通过支柱分别固定于2个挡板的底部,所述阻挡气缸缸体固定于气缸支撑板顶面一侧,阻挡端向上伸出设于任意两个相邻辊轮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阻挡气缸由PLC控制;所述顶升装置包括4个顶升杆、顶升板、4个导柱和顶升气缸,所述4个顶升杆用于顶升发动机型腔,所述4个顶升杆垂直设于水平设置的顶升板上且对称分布于顶升板的四角,所述顶升板四角设有导向孔,所述4个导柱分别穿过4个导向孔,底部固定于气缸支撑板顶面,所述顶升气缸缸体固定于气缸支撑板中心处,输出轴与顶升板底面中心相连,所述顶升杆设置位置对应于相邻辊轮之间的间隙,所述顶升气缸由PLC控制;
所述抓取机构用于从传送机构上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入震动机构内,再从震动机构内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入吹风集屑机构内,最后从吹风集屑机构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回到传送机构上,所述抓取机构能够将抓取着的发动机型腔进行翻转;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抓取组件、翻转驱动组件、水平移动驱动组件和上下移动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4个立柱和4个水平杆,所述4个水平杆顺序相接构成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顶角下方分别固定有4个立柱,所述相邻的立柱之间均连接有横梁;所述抓取组件包括门形固定架、2个夹板和2个夹板气缸,所述门形固定架包括水平板和两个竖板,所述两个竖板对称设于水平板的两端且位于水平板下方,每个所述竖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夹持发动机型腔的夹板,另一侧设有夹板气缸,所述夹板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竖板与夹板连接,所述2个夹板相向设置,所述夹板气缸由PLC控制;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组件、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从动轮组件、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翻转电机设于水平板顶面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连接轴,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接于连接轴的两端,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三从动轮和第四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与一个夹板气缸缸体连接,所述第四从动轮与另一个夹板气缸缸体连接,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所述翻转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从动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第三从动轮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带动第四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板气缸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板同步转动,所述翻转电机由PLC控制;所述水平移动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载板、第一电机、第一齿条、第一齿轮,2个第一导轨、2个第一滑块组,所述水平载板设于矩形框架上方,所述2个第一滑块组分别固定于水平载板底面两侧,所述2个第一导轨分别水平固定于矩形框架两个长边的上表面,所述2个第一滑块组分别与2个第一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一齿条设于矩形框架任一长边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水平载板上表面,输出轴穿过水平载板的下表面,且端部与第一齿轮的中心孔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沿第一齿条运动,进而带动2个第一滑块组分别沿2个第一导轨水平移动,所述第一电机由PLC控制;所述上下移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垂直板、第二垂直板、第二电机、第二齿条、第二齿轮、2个第二导轨和2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垂直板底部连接于水平板的顶面中部,所述2个第二导轨纵向固定于第一垂直板的一面上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垂直板底部固定于水平载板顶面,所述2个第二滑块纵向固定于第二垂直板的一面上,所述2个第二滑块分别与2个第二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二齿条固定于第一垂直板的侧边,所述第二电机壳体与第二垂直板连接,输出轴与第二齿轮的中心孔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配合,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沿第二齿条运动,进而带动2个第二滑块分别沿2个第二导轨竖直移动,所述第二电机由PLC控制;
所述震动机构用于震动发动机型腔,使发动机型腔内部附着的铝屑脱落;所述震动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自上而下分为三层,第一层箱体顶部开口,内部设有夹紧机构和冲击机构,底板为镂空板且作为第二层箱体的顶板,第二层箱体底部与第三层箱体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层箱体底部封闭,外周面三面封闭,一面设有用于取放集屑桶的取物口,内部上部设有集屑通道,下部设有集屑桶,所述集屑通道的顶部四周内接于第三层箱体顶部四周,所述集屑通道的横截面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集屑桶的桶口位于集屑通道底部出口的正下方;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矩形支撑架、用于夹持发动机型腔的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夹紧气缸、气缸支撑座、发动机型腔支撑座、2个第一导轨,2个第一滑块和2个第二滑块,所述矩形支撑架水平设置,所述2个第一导轨分别固定于矩形支撑架两个长边的顶面,所述第一夹紧板垂直设于矩形支撑架的一个短边上,所述第二夹紧板垂直设置,所述2个第一滑块分别固定于第二夹紧板底部两侧,所述2个第一滑块分别卡合在2个第一导轨上且位于导轨远离第一夹紧板的一侧,所述2个第二滑块固定于发动机型腔支撑座底部两侧,所述2个第二滑块分别卡合在2个第一导轨上,所述发动机型腔支撑座设于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之间,所述夹紧气缸缸体通过气缸支撑座固定于矩形支撑架的另一个短边上,输出轴与第二夹紧板背离第一夹紧板的一面连接,所述夹紧气缸由PLC控制;所述冲击机构包括竖直连接板、2个第二导轨、2个第三滑块组和冲击气缸,所述2个第三滑块组分别固定于矩形支撑架两个长边的底面,所述2个第二导轨分别固定于镂空板的顶面,所述竖直连接板自下而上穿过镂空板后顶部与设有第一夹紧板的矩形支撑架短边的底面连接,所述冲击气缸缸体固定于镂空板的底面且位于气缸支撑座下方,输出轴与竖直连接板连接,所述冲击气缸由PLC控制;
所述吹风集屑机构用于向震动后的发动机型腔内吹风,使脱落的铝屑从发动机型腔全部排出,并将排出的铝屑进行收集;所述吹风集屑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自上而下分为三层,第一层箱体顶部开口,底部与第二层箱体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层箱体内部设有2组吹风歧管,所述2组吹风歧管分别设于第一层箱体内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所述吹风歧管的进口连接气源,出口连接吹风管,所述吹风管吹风口朝向第一层箱体内部,所述第二层箱体内部设有集屑通道,底部与第三层箱体的顶部连通,所述集屑通道顶部四周内接于第二层箱体顶部四周,底部出口朝向第三层箱体,所述集屑通道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三层箱体底部封闭,外周面三面封闭,一面设有用于取放集屑桶的取物口,内部设有集屑桶,所述集屑桶的桶口位于集屑通道底部出口的正下方;
所述PLC用于控制传送机构、抓取机构、震动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安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科安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10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