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酸雾收集装置的电池化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9926.2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吕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酸雾 收集 装置 电池 化成 | ||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酸雾收集装置的电池化成装置,包括化成装置,其特点是:所述化成装置包括顶板、水槽槽体、液面调节系统、槽内滚道系统、进水管系统、注酸口、出水管路系统、酸雾吸风道、水槽支架、水槽调节支脚、吸风管、注酸壶和胶管。本发明采用酸雾吸风道直接与注酸壶相连,直接将注酸壶中的酸雾吸收,大大减少了酸雾的气体收集处理量,解决了酸雾气体收集量大,费时费电的问题,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酸雾收集装置的电池化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制造成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极板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转变为荷电状态,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性能,这个化学反应过程称为化成工艺过程,化成工艺过程是在电池化成设备中完成的,具体是在化成设备的水槽中完成。电池在化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雾,带出的大量酸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酸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导电性,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大型酸雾净化装置将化成产生的酸雾吸入管道,然后通过喷淋、中和处理。由于净化装置不能完全罩住产生酸雾的部位,因此现有设备无法将产生的酸雾无残留收集,残余酸雾往往会弥漫在生产车间,给日常工作环境带来污染。
ZL201420006389.6公开了一种电池化成装置,包括水槽槽体,水槽槽体设置在化成柜内,水槽槽体包括第一化成腔和第二化成腔,第一化成腔和第二化成腔之间设有间隔板,待化成的电池分别放置在第一化成腔内和第二化成腔中,进水管道与水槽槽体连通。进水管道上连接有四根出水管,第一化成腔连接有两根出水管第二化成腔连接有另外两根出水管,进水管道与水源连接的管道上设有阀门,用于控制进水管道的进水。化成柜上设有排水管道,水槽槽体与排水管道连通,电池化成装置工作时所需要的水从进水管道进入水槽槽体,通过排水管道从水槽槽体内排出。间隔板上连接有抽风道,抽风道的顶端开设有吸风口,电池化成装置工作时溢出的硫酸从吸风口通过抽风道被吸出,保证化成柜内的工作环境,水槽槽体的底部设有无动力辊道,待化成的电池从电池化成装置的一端在槽内无动力辊道上滑行进入,化成完毕后在电池化成装置的另一端在无动力辊道上滑行取出。该装置在水槽槽体内完成电池化成过程,酸雾弥漫水槽槽体内,通过抽风道抽出。该装置的酸雾在整个化成腔内,故先后酸雾气体收集量很大,费时费电,无法满足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酸雾收集装置的电池化成装置,采用酸雾吸风道直接与注酸壶相连,直接将注酸壶中的酸雾吸收,大大减少了酸雾的气体量,解决了酸雾气体收集量大,费时费电的问题,符合环保要求。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酸雾收集装置的电池化成装置,包括化成装置,其特点是:所述化成装置包括顶板、水槽槽体、液面调节系统、槽内滚道系统、进水管系统、注酸口、出水管路系统、酸雾吸风道、水槽支架、水槽调节支脚、吸风管、注酸壶和胶管,所述水槽槽体呈U字形,且中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端固定有酸雾吸风道,所述酸雾吸风道左右两侧固定有向水槽槽体内倾斜的顶板,所述隔板、酸雾吸风道、顶板和水槽槽体形成两个敞开的化成腔,所述化成腔底部连通有进水管系统,侧面连通有液面调节装置,所述化成腔底部连通有出水管路系统,所述水槽槽体安装在带有水槽调节支脚的水槽支架上,所述吸风管连接在酸雾吸风道底部,所述酸雾吸风道上表面具有出风口,所述水槽槽体底部设置有槽内滚道系统,所述槽内滚道系统上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上端固定有注酸壶,所述注酸壶底部通过注酸管连通电池,上部通过胶管连接吸风管。
所述酸雾吸风道还包括内液槽、斜栅板和两块隔板,所述酸雾吸风道呈立方体结构,所述内液槽位于酸雾吸风道正中心,上表面设置有斜栅板,所述内液槽的宽度与酸雾吸风道宽度一致,所述斜栅板上表面中部竖立有两块与斜栅板相同宽度的隔板,所述隔板上顶面与酸雾吸风道的内顶面相接,所述两块隔板的间距是斜栅板长度的0.5-0.8,所述两块隔板与斜栅板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酸雾吸收颗粒,所述出风口位于两块隔板与斜栅板围成的区域的上表面,所述内液槽与酸雾吸风道内壁之间的区域底部作为吸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99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结构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