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棉及其混纺或交织针织物进行液氨整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8427.1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驰;李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天作布业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7/08 | 分类号: | D06B7/08;D06B15/00;D06B23/14;D06C3/00;D06C9/00;B32B5/06;D06M11/61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7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混纺 交织 针织物 进行 整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棉及其混纺或交织针织物进行液氨整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麻纤维(亚麻、苎麻、汉麻)和棉纤维都属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具有吸湿、透气等良好的服用性能,特别是麻纤维还具有凉爽、抗菌和屏蔽紫外线等功能,是夏日服装最理想的纤维材料。另一方面,由于麻纤维和棉纤维也存在弹性差、易折皱变形,手感也不够好,特别是麻纤维的手感粗硬、更容易折皱,穿着有刺痒感。要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通过液氨整理。
液氨分子是一种极性小分子,常温下为气体状态,当冷却到﹣34℃以下时变成液态氨,流动性好,极具渗透力。当液氨整理时,液氨能在极短时间内渗透到麻或棉纤维内部,使纤维发生剧烈的膨化,使得纤维结晶区内分子链间的距离变大,非结晶区分子链间的距离相对减少,整个纤维处于亚结晶状态,纤维分子束内原来旧的不稳定氢键被拆散,内应力被彻底消除,分子链在新的稳定的状态重新排列,结果使得整理后的针织物布面平整,纹理清晰,手感柔软舒适并持久耐洗,顶破强力提高,弹性增加,抗皱性能明显提高。若再加上树脂整理,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免烫效果。同时对于麻纤维来说,通过液氨整理可降低纤维的刚性,是消除其刺痒感不可替代的解决方法。
然而,现有的液氨整理的机械设备,无论是连续式液氨整理机,还是间歇式液氨整理机,一般经向都具有一定的张力,特别是连续式液氨整理机,仅适用于形态比较稳定的机织物,如在高档衬衫面料上已普遍采用。而对于线圈结构的针织物,拉伸后极易变形,对于连续式液氨整理机,无疑是不能直接用来进行液氨整理加工的。对于间歇式液氨整理机,即使称之为可用于针织物的液氨整理,由于织物是打卷后进入压力罐内,织物在浸渍液氨后,通过在卷布轴上往复运转进行液氨整理,再从织物上蒸发掉游离的液氨。这种设备不仅准备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整理时织物多少也具有一定的张力,特别是对于夏日的针织服装面料,一般以轻薄的单面汗布为主,存在着易卷边的现象,很难以布卷的方式进行加工。且整理的效果要到整个布卷出机后才能见到,发现问题为时已晚。因此,对麻、棉针织物如何通过液氨整理显著提高其品质的加工方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麻、棉针织物的品质的麻、棉及其混纺或交织针织物进行液氨整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麻、棉及其混纺或交织针织物进行液氨整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将需要进行液氨整理的麻、棉针织物半制品理平,使其平整、松弛、均匀地附着在机织衬布上,通过手工或缝纫设备,用缝纫线将待整理麻、棉针织物半制品两边,在布边拉幅定型时的针迹处,可采用大针距将其固定在机织衬布上,然后进行液氨整理及后整理。
所述的麻、棉及其混纺或交织针织物进行液氨整理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将麻、棉针织物半制品平整、松弛地固定在机织衬布上→液氨整理→后整理;
对麻、棉针织物半制品的要求:
麻、棉针织物半制品在进行液氨整理时,首先对其半制品进行所需的漂染加工,麻针织物还要进行烧毛和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充分去除织物表面的散纤维和茸毛,使布面光洁,可减少穿着刺痒感;为进一步提高布面光泽和染色性能,同时用NaOH进行碱丝光;在液氨整理前要进行拉幅定型,使布面平整,门幅、克重和缩水率达到规定的要求;拉幅定型时不能施加柔软平滑剂,以免影响液氨对纤维的渗透;
对机织衬布的要求:
机织衬布是陪伴针织物进行液氨整理的,要求布面平整、形态稳定、不易折皱、可反复回用;织物的密度要紧,液氨整理时当织物的经向受到拉伸时,织物纬向不会由此而产生形变。织物的组织结构采用横贡缎组织,布面的平整度高;机织衬布的表面主要是纬纱,对液氨整理后针织物的外观和手感影响很大,因此对纬纱的要求较高,最好纬纱采用精梳长绒棉的股线,使得衬布表面平整光滑、富有弹性;机织衬布的门幅要略宽于待整理针织物半制品的门幅;
液氨整理工艺:
液氨整理时,由于是针织物半制品和机织衬布复合在一起,布层较厚,因此车速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10~20m/min;车速过快,液氨与织物反应的时间短,达不到整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天作布业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天作布业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8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