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SF6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5062.7 | 申请日: | 2017-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1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曹京津;王天正;杨罡;俞华;卢东阳;王大伟;张娜;吴志远;李永祥;王志鹏;张颖;王伟;韩钰;刘星廷;武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sf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SFsubgt;6/subgt;红外检漏仪校验气体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解决了在SFsubgt;6/subgt;红外检漏仪的灵敏度校验中SFsubgt;6/subgt;气体泄漏量不能准确控制的问题。气筒(4)的活塞杆(5)的外侧端与丝杠螺母(3)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气筒的前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6)和出气管(9),进气管(6)的另一端与SFsubgt;6/subgt;气瓶(7)连通,电控进气开关阀(8)、进气压力传感器(14)、电控出气开关阀(10)和出气压力传感器(13)分别与校验电控器(15)电连接,在校验电控器(15)上连接有步进电机驱动器(19),步进电机驱动器(19)与步进电机(18)电连接;在出气管的出气口(11)的一侧设置有SFsubgt;6/subgt;红外检漏的背景板(12)。本发明精确控制SFsubgt;6/subgt;气体的泄漏量,成本低,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F6红外检漏仪的校验气体发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SF6红外检漏仪的校验气体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
背景技术
SF6红外检漏仪是对变电站现场SF6气体进行检查的主要仪器,具有及时发现气体泄露故障的特性;SF6红外检漏仪的灵敏度(精度)对于变电站的安全运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SF6红外检漏仪需要定期进行校验,确保其检测SF6气体的灵敏度达到设计要求。现有的校验方法是:通过红外检漏仪检测平台来完成的,该平台由标准泄漏源(SF6红外成像检漏仪灵敏度评估系统、SF6气体)和秒表组成,以实现对红外成像仪器的检出限和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校验。用于校验SF6红外检漏仪平台上的SF6气体的释放装置不能连续准确地释放SF6气体,即泄漏量的准确控制成为校验现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泄漏量的不能准确控制,直接影响到了SF6红外检漏仪的校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便携式SF6红外检漏仪校验气体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解决了在SF6红外检漏仪的灵敏度校验中SF6气体泄漏量不能准确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是:将校验SF6红外检漏仪平台上的SF6气体的释放通过气筒活塞装置来完成,而气筒活塞的推进通过步进电机和精密丝杠来控制,通过调整气筒活塞装置横截面积以及步进电机相关参数就可以达到调整装置的SF6气体泄漏量的目的,SF6气体泄漏量精度可以达到1ul/s,满足了SF6红外检漏仪的最小检出限的要求,将精确的SF6气体泄漏量与测得的SF6检漏量进行比较,得到被测便携式SF6红外检漏仪的精度。
一种高精度便携式SF6红外检漏仪校验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丝杠支架、便携式SF6红外检漏仪的背景板和校验电控器,在丝杠支架上活动设置有高精度丝杠,在高精度丝杠上活动设置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连接在一起,在丝杠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气筒,气筒的活塞杆的外侧端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气筒的前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与SF6气瓶连通在一起,在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电控进气开关阀和进气压力传感器,在出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电控出气开关阀和出气压力传感器,电控进气开关阀、进气压力传感器、电控出气开关阀和出气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校验电控器电连接在一起,在校验电控器上连接有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与步进电机电连接在一起;在出气管的出气口的一侧设置有SF6红外检漏的背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5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