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1907.7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8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宇;肖健;许可;孔晓霞;吴疆;赵应征;徐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凝胶 制备 凝胶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高分子量透明质酸 创面愈合 愈合 羟乙基纤维素 芦荟提取液 创面修复 复合使用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组分复合 微环境 构建 应用 伤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所述凝胶采用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锌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锌进行复合使用,同时采用羟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仿生构建创面修复微环境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形成医用凝胶;同时,所述凝胶中任选的还含有海藻酸钠和芦荟提取液。所述制备方法是先进行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锌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锌的制备,然后在于其它组分复合,得到所述医用凝胶。本发明所述凝胶涂感良好,并且能够伤口和创面的愈合,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凝胶领域,尤其涉及医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创面愈合指的是因为外伤或其他伤病的病变造成组织缺损后,局部组织通过再生、修复、重建而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其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其涉及到细胞外基质、激酶、各类细胞和许多其他因素等。由于创面愈合过程中病理和生理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彻底实现组织再生是极其困难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将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锌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锌进行复合使用,同时采用羟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仿生构建创面修复微环境以促进创面的愈合,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凝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种医用凝胶,其中,基于1000重量份凝胶,其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成分制成:
其中,所述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锌是指分子量在10000Da以下的透明质酸锌,尤其是1000~10000Da;所述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锌是指分子量在10000Da以上的透明质酸锌。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凝胶,其中,基于1000重量份凝胶,所述凝胶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成分制成: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凝胶,其中,
所述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锌与所述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锌的重量比为(0.2~8):1,优选为(0.5~6):1,更优选为4:1;和/或
所述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锌或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锌如下获得:
步骤a、将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钠或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加入水中,任选搅拌,得到溶液A;
步骤b、配制无机锌盐水溶液,并将其加入溶液A中,搅拌,得到溶液B;
步骤c、采用透析袋或超滤技术对溶液B进行过滤,优选采用透析袋,然后冷冻干燥,得到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锌或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锌;
其中,当制备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锌时,采用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钠为原料,当制备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锌时,采用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为原料。
(4)根据上述(3)所述的凝胶,其中,
在步骤a中,得到的溶液A的质量浓度为0.05~1%,优选为0.05~0.5%,更优选为0.08~0.1.5%,例如0.1%;和/或
在步骤b中,无机锌盐水溶液的浓度为0.1~5mol/L,优选为0.5~2mol/L,更优选为1mol/L;和/或
在步骤a和步骤b中,透明质酸钠与无机锌盐的用量比为1(5~25),优选为1:(8~20),更优选为1:(10~15),例如1:10;和/或
在步骤b中,搅拌2~40h,优选搅拌10~30h,更优选搅拌15~25h;和/或
在步骤b中,所述无机锌盐包括氯化锌、硝酸锌和硫酸锌,例如氯化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1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