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撑乙烯金属酞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10885.2 | 申请日: | 201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真;朱敏;任花萍;马强;赵阳;林东;周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2 | 代理人: | 高亦哲 |
| 地址: | 7101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金属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撑乙烯金属酞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酞菁化合物是一类由人工制备的化合物,具有四氮杂四苯并卟啉结构,结构非常类似于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的卟啉,是一个对称的C2h结构。1907年Braun和Tehemiac两人在一次偶然性的加热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微量的蓝色物质,就是现在被人们称为酞菁的化合物。酞菁是一类大环共轭化合物,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部分有机溶剂。环内有一空穴,空穴的直径约为2.7×10-10m,中心腔内的空穴可以和70多种元素相配位,几乎包括了所有的金属元素;并且在周环和轴向上还可以引入功能性取代基团,如苄基、氨基、烷基、烷氧基、磺酸基、卤素、芳氧基、硝基、苯基、羧基等,因此可以依据目标产物对中间配体进行设计、裁剪和组装,依金属的原子尺寸、氧化态及其金属原子的配位数,酞菁的空穴腔内可以最多同时被嵌入两个金属原子。而且金属的配位数影响着酞菁分子的结构,不同配位数的金属会造成酞菁分子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如平面结构、四面体、角锥体、八面体、三明治型结构等。而且酞菁化合物对光和热表现出了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基于此,本专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苯撑乙烯金属酞菁类衍生物。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苯撑乙烯金属酞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通过在外围引入含吸电子基团的苯撑乙烯,极大地增强了分子的共轭性,对光和热表现出了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苯撑乙烯金属酞菁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在外围引入含吸电子基团的苯撑乙烯,极大地增强了分子的共轭性,化合物具有通式(1)所示结构:
其中M为金属元素Cu、Zn、Fe、Ag,R为吸电子基团-F、-CF3、-CN,R1为H或F,R2为H或F,其中R1和R2可以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类材料的合成工艺,该方法中制备上述通式(1)的工艺步骤:
(1)中间体M1的合成:
称取1当量的4-甲基邻苯二甲腈,加入到三口圆底烧瓶中,再量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溶液加入到三口圆底烧瓶中。分批加入适量的的BPO(过氧化二苯甲酰),1-1.3当量的NBS(N-溴代丁二酰亚胺分批次入)缓慢升温至四氯化碳的回流温度,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有白色固体生成,回流反应20-24小时,抽滤,旋干溶剂得到产物。
(2)中间体M2的合成:
将1当量的中间体M1加入到三口圆底反应瓶中,量取一定量的干燥丙酮加入到三口圆底反应瓶中。称取1.1-1.3当量的三苯基磷(一般按理论产值计算)加入到反应液中,缓慢升温至丙酮的回流温度,反应10-12小时,反应液中出现大量白色固体。冷却至室温,进行抽滤,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产物。
(3)中间体M3的合成:
将1当量的中间体M2、1-1.2当量的含有结构通式中给出的含有R,R1,R2基团的结构式为的化合物加入到三口圆底反应瓶中,再量取适量的干燥二氯甲烷加入到三口圆底反应瓶中。称取3-4当量的叔丁醇钾溶解于一定量的二氯甲烷中,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叔丁醇钾的二氯甲烷溶液,冰水浴下反应大概24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反应液过滤,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
(4)终产物M的合成:
将1当量的中间体M3、0.3-0.5当量的无水醋酸锌(其中锌可换为铜,银,铁)加入到三口圆底反应瓶中,搭置抽真空装置,排除氧气冲入氩气。再量取适量的新蒸正戊醇,振荡除氧20-30分钟,加入到三口圆底反应瓶中。氩气保护下缓慢升温至135℃。量取1.5-3mL DBU(1,8-二氮杂环[5,4,0]十一烯-7)在升温过程中加入到三口反应瓶中。TLC检测反应进程,至走板原料点消失停止反应。反应结束后,升温至160℃去除正戊醇。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甲醇,静置两天,沉淀出产物。过滤出沉淀,进行水洗。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最终产物。
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的优点是:
(1)本发明中合成的化合物所用的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反应产率高,且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相当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2)该化合物电子云富集的芳香内核之间具有很强的π-π共轭相互作用可能使材料在光电器件的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0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性电脑包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保护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