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自组装立方体状Cu3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0491.7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1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曹丽云;党欢;黄剑锋;李嘉胤;齐慧;吴建鹏;徐培光;程娅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组装 立方体 cu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自组装立方体状Cu3(PO4)2/Cu2P2O7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可溶性磷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成3~5mg/ml的磷酸盐溶液;2)调节磷酸盐溶液pH值,至pH值为3~6,按磷酸盐、氧化铜质量比6~10:10,向前述溶液中加入计量好的氧化铜,充分搅拌后,冻结为结实的固体;3)冷冻干燥;4)充分研磨;5)将前述产物均匀铺在反应容器内,将其置于真空管式炉内,在氩气保护气氛,700~1000℃条件下保温1~3h,保温结束后待其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到最终产物Cu3(PO4)2/Cu2P2O7。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应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时表现出高的首次放电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自组装立方体状Cu3(PO4)2/Cu2P2O7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的成功商业化,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钠离子与锂离子属于同一主族,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且钠离子丰度更高、分布更广泛,因此在二次能源领域拥有更好的市场潜力与应用价值。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聚阴离子化合物由于其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阴离子诱导效应等,而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据报道,磷酸铜作为聚阴离子化合物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高达423 mAh·g-1。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颗粒自组装立方体状Cu3(PO4)2/Cu2P2O7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颗粒自组装立方体状Cu3(PO4)2/Cu2P2O7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应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时表现出高的首次放电容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颗粒自组装立方体状Cu3(PO4)2/Cu2P2O7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以质量比为6:10 - 10:10的比例称取可溶性磷酸盐(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与氧化铜,将一定量可溶性磷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20 - 90 min,制成浓度为3 mg/mL - 5 mg/mL的溶液,记为A;
2)将超声后的溶液的pH调节至3 - 6,再将一定量氧化铜加入溶液A中,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0.5 - 3 h,之后将其倒于培养皿中,放入冰箱中冷冻12 - 24 h,得到结实的固体,记为B;
3)将冷冻好的固体B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60 ~ -40℃的温度下干燥12 - 24 h,使磷酸盐在氧化铜表面重结晶,得到完全干燥的样品,记为C;
4)将样品C在玛瑙研钵中研磨1 - 3 h,得到混合均匀的样品,记为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0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