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0328.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琪;杨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旃习涵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棱羊肚菌 栽培 管理 方法 | ||
1.一种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播种和放置营养补充袋后,及时覆盖保湿材料;菌丝培养阶段;原基分化阶段;菇蕾管护阶段;幼菇管理阶段;第一茬菇采收后施肥阶段;所述的菌丝培养阶段是每亩用腐殖酸2~5kg,磷酸二氢胺1~2kg和钾肥0.5~1kg混合液喷洒2~4次;所述的原基分化阶段是进行1~4次水刺激,每5~7天一次;所述的菇蕾管护阶段是在早晚各通风3~5次,控制土壤温度低于15℃,土壤湿度50~60%、空气湿度60~85%、二氧化碳浓度350~600ppm,光照强度100~250LX;所述的幼菇管理阶段是在白天开启棚或膜向阳面通风口,保持棚内空气温度在15~22℃,土壤温度低于15℃,土壤湿度60~65%、空气湿度80~95%、二氧化碳浓度400~900ppm,光照强度400~5000LX,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25℃,直至第一茬菇采收结束;所述的第一茬菇采收后施肥阶段是每亩喷洒复合肥,糖和钾肥混合液1~3次;并继续重复第1至5阶段管理至第2~4茬采收结束;
所述的水刺激方法为:每次用滴灌按0.5~2kg/h˙m2连续滴10~40h;
所述菇蕾管护阶段早晚各通风3~5次,每次10~4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和放置营养补充袋后覆盖的保湿材料为聚丙烯白色无纺布、黑色地膜或白色地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培养阶喷洒的腐殖酸,磷酸二氢胺和钾肥混合液为7~15天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茬菇采收后喷洒的复合肥,糖和钾肥混合液为3~7天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为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钾肥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钾和氯化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为氮∶磷∶钾=15∶1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03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加湿蘑菇培育箱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生产中使用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