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插头二极管引线焊接的工装及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8663.7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3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戴晨毅;木瑞强;吴鹏;王勇;练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11/11;B23K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丽娜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插头 二极管 引线 焊接 工装 方法 | ||
1.一种双插头二极管引线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将焊片与下外引线的钉头通过点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得到焊片与下外引线一体化结构;将焊片与上外引线的钉头通过点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得到焊片与上外引线一体化结构;
(2)将定位台阶(8)装配到下模板(7)的台阶大孔的底端,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焊片与下外引线一体化结构装配到下模板(7)的台阶小孔内;最后将玻封体(3)装配到下模板(7)的台阶大孔内;
(3)首先将扶正装置(5)与上模板(6)通过定螺栓进行连接,并将扶正装置(5)与上模板(6)进行倒置,使得上模板(6)位于扶正装置(5)的上方,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焊片与上外引线一体化结构装配到上模板(6)的台阶孔内,焊片与上外引线一体化结构的自由端在重力作用下穿过扶正装置(5)的通孔内;
(4)将步骤(3)得到的结构进行翻置并通过定位销与下模板(7)合模;
(5)将步骤(4)得到的合模后的结构放置到真空烧结炉中进行外引线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插头二极管引线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进行焊接时,真空烧结炉内的加热电极夹持在工装两侧,通过石墨焦耳发热,实现外引线与玻封体(3)的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插头二极管引线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点焊机的电极为铜电极;
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焊片的材料为金锗焊片,所述外引线为T型铜引线,由于两者材料电阻率及熔点有较大差值,故需精密调控点焊机功率,防止出现过熔焊接失效及欠熔未连接情况,所述的点焊机为中频逆变直流点焊机,其功率为3kVA-10kVA精确可调;
所述的步骤(1)中,进行点焊时,采用定位夹具(2)将外引线(1)和焊片(3)固定在中频逆变直流点焊机的上下电极上,而后通电实现电阻点焊连接;所述的定位夹具(2)为一带有台阶孔的圆柱,台阶孔的大孔直径与焊片的直径相匹配,台阶孔的小孔直径与外引线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的点焊为电阻点焊,使得焊片与外引线实现对正性好,焊点小,表面光洁的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插头二极管引线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引线材料采用高导无氧铜,点焊机为直流脉冲点焊机、电容储能式点焊机或工频交流点焊机;所述的焊片材料为金锗、金锡、银铜磷或银铜焊料片,焊片为薄圆片,其厚度为0.05~0.20mm,直径为0.75-3.00mm,所用外引线钉头直径为焊片直径的0.6-0.8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插头二极管引线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插头二极管包括玻封体(3)、外引线和内引线,外引线分为上外引线和下外引线;
进行焊接时所使用的工装包括扶正装置(5)、上模板(6)、下模板(7)和定位台阶(8);
所述的扶正装置(5)用于对上外引线在周向上进行定位;
所述的上模板(6)用于对上外引线在周向上进行定位;
所述的下模板(7)用于对下外引线和玻封体(3)在周向上进行定位;
所述的定位台阶(8)为用于对二极管内引线进行定位;
所述的定位台阶(8)放置于下模板(7)的底端;
所述的扶正装置(5)与上模板(6)通过定螺栓进行连接;
所述的上模板(6)与下模板(7)通过定位销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插头二极管引线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正装置(5)为一带有通孔的石墨板,其上的通孔直径与上外引线的直径相匹配,上外引线穿过扶正装置(5)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插头二极管引线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6)为一带有阶梯孔的石墨板,阶梯孔包括上面的阶梯小孔和下面的阶梯大孔,其中阶梯小孔的直径与上外引线的直径相匹配,阶梯大孔处用于放置上外引线的钉头,上外引线穿过上模板(6)的台阶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86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集成型钢端部自动插板的浮动式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