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腈水合酶、工程菌及其在催化腈化合物水合反应生成酰胺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08224.6 申请日: 2017-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7881163A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发明(设计)人: 杨立荣;周海胜;吴坚平;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12N9/88 分类号: C12N9/88;C12N15/60;C12N15/63;C12P13/02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代理人: 胡红娟
地址: 310013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耐热 水合 工程 及其 催化 化合物 反应 生成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热腈水合酶、工程菌及其在催化腈化合物水合反应生成酰胺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腈是一类重要的前体化合物,经水合反应合成酰胺及其衍生物,在化学合成中处于及其重要的地位。传统氰基的水合反应需要强酸、强碱和高温等苛刻的反应条件,势必产生大量废液,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与传统化学水解法比较,生物转化法具有条件温和、反应高效、环境友好,且能实现化学、区域和对映体选择性等优点。腈水合酶(Nitrile hydratase,EC 4.2.1.84)催化腈类化合物(-CN)生成相应的酰胺(CONH2),被应用于化学品的工业催化生产中,对传统化学合成工艺的绿色化学改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自然界中,生产腈水合酶的微生物分布非常广泛,如红球菌、假单胞菌、诺卡氏菌、假诺卡氏菌、产碱杆菌、棒状杆菌等。其中,一些微生物已经用于丙烯酰胺、烟酰胺等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中,如专利号为US007405064B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野生睾丸酮丛毛单胞菌5-MGAM-4D;专利号ZL8810673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野生玫瑰色红球菌J1;专利号为ZL8610006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红球菌S-6、氧化节杆菌和黄色微杆菌;专利号为ZL99106291.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野生嗜热假诺卡氏菌JCM3095。

采用野生微生物是生产丙烯酰胺、烟酰胺的重要方法。然而,野生菌株的腈水合酶存在活力稳定性较差,对底物和产物的耐受性不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等问题。而且,在腈水合酶的基因簇中往往同时含有酰胺酶基因,从而可以转化丙烯酰胺和烟酰胺为丙烯酸和烟酸,严重影响到目标产物的纯度和实际产率,增加酰胺分离纯化的难度和生产成本。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表达外源腈水合酶的基因工程菌株,不仅可以提高腈水合酶在细胞内的表达量,从源头上阻断酰胺的进一步水解,保证酰胺产品的高质量。锰氧化细菌在海洋锰循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于促进高锰污水处理方面,而对锰氧化细菌中腈水解酶类的发现和应用还未见报道。

另一方面,在生物催化反应中,温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不仅影响催化剂的活力和稳定性,而且还直接决定了反应液中各种物质的溶解度、反应速率,以及反应介质的粘度等。因此,提高催化剂酶蛋白的热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除了上述已经工业化应用的三种腈水合酶,已报道的大部分腈水合酶都表现出了热不稳定性。如30℃条件下,来源于Rhodococcus sp.R312和P.chlororaphis B23(Prasad S.Bhalla T.C.Nitrile hydratases(NHases):At the interface of academia and industry[J].Biotechnol.Adv.2010,28:725-741.)的腈水合酶保持10min则完全失活。热稳定差也是限制腈水合酶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腈水合酶、工程菌及其在催化腈化合物水合反应生成酰胺中的应用,该腈水合酶具有活力高、底物谱广、热稳定性好和适合工业化应用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腈水合酶,包括:碱基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编码α亚基的基因、碱基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编码β亚基的基因以及碱基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的编码活化元件的基因。

上述耐热腈水合酶属于多亚基酶蛋白,其中的α亚基、β亚基和活化元件均克隆自锰氧化橙单锰胞菌(Aurantimonas manganoxydans)SI859A。α亚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β亚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所述的活化元件存在于锰氧化橙单锰胞菌的腈水合酶基因簇中。该活性元件基因表达后是一种激活蛋白,该激活蛋白质能够在腈水合酶的表达和组装过程中发挥作用,确保腈水合酶的正确表达,从而获得高活力的腈水合酶。本发明活化元件表达的激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腈水合酶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8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