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腿部拉线结构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0090.3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3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行者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62D57/032;B25J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05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腿部 拉线 结构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腿部拉线结构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转动副或移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根据关节配置型式和运动坐标形式的不同,机器人执行机构可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等类型。出于拟人化的考虑,常将机器人本体的有关部位分别称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夹持器或末端执行器)和行走部(对于移动机器人)等。
驱动装置是驱使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构,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借助于动力元件使机器人进行动作。它输入的是电信号,输出的是线、角位移量,但是在驱动装置工作之前,腿部比较难控制,腿部的运行幅度比较难撑握,而且动作比较大,所以机器人腿部的拉线结构控制尤为重要,而目前的控制系统灵活性较差,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存在的不足,影响实际的使用,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器人腿部拉线结构的控制系统,设计新颖,提升机器人腿部运行的灵活性,而且控制系统操作简单,利于操控,实用性能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器人腿部拉线结构的控制系统,包括机器人的腿部关节,腿部关机包含有大腿关节和小腿关节,大腿关节和小腿关节之间设置有膝盖转轴,大腿关节、小腿关节、膝盖转轴的内部通过拉线进行贯穿,拉线的一端安装有反馈调整控制器,拉线的另一端设置有运行幅度传感器,小腿关机的底部设置有脚掌,脚掌的底部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反馈调整控制器、运行幅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均通过信号传输控制器连接单片控制器,单片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协调关节翻转的电机控制感应器,电机控制感应器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路,电机控制感应器的另一端设置有关节运行编码器。
进一步,所述的重力传感器的调理电路串联两级反向放大电路,两级反向电路并联有钳位电路,钳位电路为双二极管钳位电路。
在本发明所述的单片控制器采用DSP芯片,单片控制器接收光电编码器和关节角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输出控制指令到电机驱动电路,对关节电机进行精确控制。
进一步,所述的拉线的表面均匀排布有转角控制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单片控制器包括主控模块、蓝牙模块、客户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主控模块通过蓝牙模块与客户端模块双向通讯连接,主控模块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运行编码器为与关节电机同轴安装的光电编码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机器人腿部的关节均由电机单独控制,通过拉线连接在一起,提升关节电机的运行速度,机器人的位置和关节角度信息均可以在该控制器中进行运算,运算速度快,提升机器人腿部运行的灵活性,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一种机器人腿部拉线结构的控制系统,包括机器人的腿部关节,腿部关机包含有大腿关节和小腿关节,大腿关节和小腿关节之间设置有膝盖转轴,大腿关节、小腿关节、膝盖转轴的内部通过拉线进行贯穿,拉线的一端安装有反馈调整控制器120,拉线的另一端设置有运行幅度传感器110,小腿关机的底部设置有脚掌,脚掌的底部设置有重力传感器130,反馈调整控制器120、运行幅度传感器110、重力传感器130均通过信号传输控制器连接单片控制器100,单片控制器100的内部设置有协调关节翻转的电机控制感应器140,电机控制感应器140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路150,电机控制感应器140的另一端设置有关节运行编码器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行者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行者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0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