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8978.8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7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冠勳;黄才旺;陈加恩;黄怡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冠勳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制造 漏斗 矫正 打印 模拟 方法 | ||
一种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建立漏斗胸病患的3D胸腔模型;(b)预测漏斗胸病患的矫正后的胸腔轮廓的外形,以建立矫正后的预计胸腔轮廓的3D打印模型;(c)根据前述二种模型建立术后胸腔轮廓模型;(d)藉由术后胸腔轮廓模型找出漏斗胸矫正板的植入位置并建立模拟板的3D打印模型;(e)藉由3D打印设备将模拟板的3D打印模型打印出来,以获得针对个别病患胸腔形状及胸腔两侧的弧度量身订做的3D打印模拟板,令医师能够以其为模板制作出针对个别病患胸腔形状及胸腔两侧的弧度量身订做的漏斗胸矫正板,精准地植入在正确的位置,翻转一次到位,大幅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模拟板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藉由3D打印技术为漏斗胸病患的胸腔形状量身订做的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胸腔内凹的正式医学名称为Pectus excavatum,也就是俗称的漏斗胸(funnelchest)。漏斗胸为先天性疾病,发生机率为千分之八,中国台湾一年内约有六百多名新生儿会有漏斗胸,男女比例为4:1,发生原因可能为胸骨两侧软骨过度不正常增生,前胸壁肋软骨生长太快,造成挤压导致前胸骨向内凹陷,致使胸骨到脊椎骨的距离减少。漏斗胸症状轻则外观上与其他人不同,造成心理自卑与社交障碍,而严重则会胸闷、心悸、耐力差,甚至在激烈运动后突然晕倒,且随年龄增长症状会越明显。
传统手术方式要将肋骨切断,伤口大而且手术时间长达3至6小时;对病患来说,大伤口复原较慢,留下的疤痕较大,身体负荷大,麻醉时数长,住院天数长;对医院来说,单一病患在开刀房以及住院天数的时间过长,影响到其他病患的开刀时程以及住院安排,增加医院的成本负担,降低医院的营运收益。
再者,传统的手术无法控制以及预测漏斗胸病患的肋骨在手术后的矫正程度。因此,手术后的矫正程度只能凭病患运气;运气好的话,矫正成功;运气不好的话,矫正失败,并且需要到医院重新开刀治疗,无疑是增加病患的痛苦,并且对手术的信心大减。在手术后至确定矫正成功或者失败的期间,病患必须每日提心吊胆担心矫正会失败,对其内心无非是一大折磨。
目前治疗胸腔凹陷的最新技术为纳氏手术(Nuss procedure),其主要是藉由将一具有预定弧弯曲线之矫正用的漏斗胸矫正板(Nuss bar)穿置于胸腔中,来将凹陷的肋骨往前顶出,由于其所造成之伤口较小,所以已成为国际上最普遍采用的胸腔内凹矫正方式,并可解决传统手术的问题。
因为每个病患的体形不同而使胸腔形状不尽相同,所以必须针对每个病患在术前制作出适用的漏斗胸矫正板。漏斗胸矫正板的制作方式通常是在手术前,医师从一整套有各式各样尺寸的模拟板中,选择数个模拟板先后放置在病患胸腔皮肤上,用以找出尺寸适合病患的模拟板;选择适当尺寸的金属制的水平漏斗胸矫正板;以所找出的尺寸适合病患的模拟板当作模板,利用特殊工具将漏斗胸矫正板弯折成如模拟板一样的外型;弯折完成的漏斗胸矫正板即为适用的漏斗胸矫正板。
然而,市售的模拟板并非直接针对病患的胸腔形状量身订做的,因此与漏斗胸病患的胸腔形状多少有误差,无法提供给所有的漏斗胸病患尺寸完全百分之百适合的模拟板,使得医师可能会有误判的情况,导致选择到尺寸不适合漏斗胸病患的模拟板,进而制作出尺寸不适合漏斗胸病患的漏斗胸矫正板。
再者,因为皮肤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模拟板放置在病患胸腔皮肤的时候,多少会有误差,导致后续制作出的漏斗胸矫正板无法与肋骨紧贴密合,使得医师不容易将漏斗胸矫正板固定在漏斗胸病患的肋骨上。
此外,市售的模拟板并非直接针对病患的胸腔两侧的弧度量身订做的,因此与漏斗胸病患的胸腔两侧的弧度多少有误差,导致后续制作出的漏斗胸矫正板无法与肋骨紧贴密合,使得医师不容易将漏斗胸矫正板固定在漏斗胸病患的肋骨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冠勳,未经林冠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8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钛合金锥板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下颌肋骨移植接骨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