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8978.8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7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冠勳;黄才旺;陈加恩;黄怡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冠勳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制造 漏斗 矫正 打印 模拟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针对个别漏斗胸病患的胸腔形状及胸腔两侧的弧度量身订做出该3D打印模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藉由计算机断层扫描、磁振造影或者3D超音波测量一漏斗胸病患的胸腔,以获得一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一磁振造影影像或者一3D超音波影像;
该影像以1mm的切片厚度储存成一医疗数字影像传输协议的格式;以及
该影像先经过一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然后再经过一3D建模模块输出,藉以建立一漏斗胸病患的3D胸腔模型;
(b)预测该漏斗胸病患的矫正后的胸腔轮廓的外形,以建立一矫正后的预计胸腔轮廓的3D打印模型;
(c)根据该漏斗胸病患的3D胸腔模型与该矫正后的预计胸腔轮廓的3D打印模型,建立一术后胸腔轮廓模型;
(d)藉由该术后胸腔轮廓模型的第四对肋骨、第五对肋骨和第六对肋骨寻找出一适当的漏斗胸矫正板的植入位置,依照在该术后胸腔轮廓模型上的第四对肋骨、第五对肋骨和第六对肋骨所寻找出适当的漏斗胸矫正板的植入位置的胸腔形状,沿着一长度方向延伸的总长度为7~17英吋,宽度为1~1.5公分,厚度为0.3~0.4公分,该术后胸腔轮廓模型上所寻找出适当的漏斗胸矫正板的植入位置的胸腔两侧的弧度,其二端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相等,其二端沿着一厚度方向弯曲的弧长相等,各端的弧长为2~3公分,以建立一模拟板的3D打印模型;以及
(e)藉由一3D打印设备将该模拟板的3D打印模型打印出来,以获得一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该3D打印模拟板;
其中,该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包括:
一本体,在一长度方向的二端分别界定为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在一宽度方向的二侧边分别界定为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并且在一厚度方向的二表面分别界定为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以及
二弯曲部,分别一体成型地从该本体的第一端部及该本体的第二端部沿着该长度方向往远离该本体的方向延伸,沿着该厚度方向往远离该本体的方向弯曲,并且同时位在该本体的第二表面的一侧;
其中,该本体和该二弯曲部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总长度为7~17英吋,该本体的宽度和该二弯曲部的宽度相等并且均为1~1.5公分,该本体的厚度和该二弯曲部的厚度相等并且均为0.3~0.4公分,该二弯曲部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相等,该二弯曲部沿着该厚度方向弯曲的弧长相等,各弯曲部的弧长为2~3公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漏斗胸病患的3D胸腔模型包含脊椎、胸骨、锁骨、肋骨及软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漏斗胸病患的3D胸腔模型中不包含软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b)中,预测该漏斗胸病患的矫正后的胸腔轮廓的外形,利用该3D建模模块,往该漏斗胸病患的3D胸腔模型的胸骨前的方向移动调整1.17~3.27cm,以建立该矫正后的预计胸腔轮廓的3D打印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c)中,根据该漏斗胸病患的3D胸腔模型测量出一漏斗胸病患的原始胸骨和椎骨的距离,根据该矫正后的预计胸腔轮廓的3D打印模型预测出一术后胸骨和椎骨的距离,该术后胸骨和椎骨的距离减去该漏斗胸病患的原始胸骨和椎骨的距离的一差值即为一漏斗胸病患的胸腔需要撑开的幅度;根据该漏斗胸病患的胸腔需要撑开的幅度,建立该术后胸腔轮廓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e)中,该3D打印设备使用的打印材料为聚乳酸,从而所获得的该应用于制造漏斗胸矫正板的3D打印模拟板的材质为聚乳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冠勳,未经林冠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89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钛合金锥板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下颌肋骨移植接骨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