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间隙式多级自卸车液压缸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7284.2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5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刘庆教;杨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6 | 分类号: | F15B15/16;F16J15/16;F16J10/02;B60P1/1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田鹏山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间隙 多级 卸车 液压缸 | ||
本发明公布一种组合间隙式多级自卸车液压缸,属于液压缸技术领域。包括活塞杆、多级套筒和缸筒;活塞杆与最下一级的套筒之间,相邻的套筒之间,以及最上一级的套筒与缸筒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装置;上级密封装置与套筒,或与缸筒之间的配合间隙作为上级配合间隙;下级密封装置与套筒,或与活塞杆之间的配合间隙作为下级配合间隙;上级配合间隙的数值大于下级配合间隙的数值。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组合和配置合理;上级配合间隙的数值大于下级配合间隙的数值,有效降低因加工精度不高问题导致级与级之间的摩擦力过大,进而避免多级液压缸乱序伸缩带来的主机危害;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多级液压缸场合、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提升油缸伸缩顺序性的组合间隙式多级自卸车液压缸。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为自卸车配套的多级自卸车液压缸结构和密封系统大部分基本类似。其主要特点是:1、每一级缸筒或上级套筒内孔与安装在该部位的密封系统的配合间隙; 2、每一级缸筒或上级套筒内孔的密封系统与下级活塞杆外表面的配合间隙基本保持一致。例如,山东隆源液压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自卸车液压油缸”;其包括护套、外套密封环、防尘圈,所述护套内设有外套,所述外套一端伸出护套,所述外套内同心方向依次设有内套I、内套II、内套III,所述外套内壁一侧设有孔用限位,所述内套I、内套II、内套III 内壁两侧均设有孔用限位,所述内套III 内同心方向设有柱塞,所述内套I、内套II、内套III 一侧均设有密封环、导向环、防尘圈,所述外套内壁同侧也设有密封环、导向环、防尘圈,所述外套另一侧内壁设有金属支撑环,所述外套同侧端口设有缸底,所述外套同侧还设有轴用限位。专利中提到的自卸车液压油缸,仅涉及自卸车液压缸的基本结构和密封系统配置。
如果加工质量优良,能够保证多级自卸车液压缸按照正确的顺序伸缩(备注:正确伸出时应是按照缸筒到直径从大到小的多级套筒和活塞杆依次伸出;正确回收时应是按照活塞杆到直径从大到小的多级套筒到缸筒依次回收)。
但是因机床精度、夹具误差、刀具振动等因素,套筒内孔和外圆加工后的同轴度、直线度精度较难稳定保证设计精度,导致液压缸伸缩时上级缸筒的密封系统与下级活塞杆外表面摩擦力过大,进而导致液压缸乱序伸缩。液压缸乱序伸缩严重时会导致自卸车车厢瞬间超速下滑,产生强烈的冲击压力造成严重事故。针对上述实际生产制造中的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干扰因素,现有产品在设计层面未见相应的预防性设计和技术考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间隙式多级自卸车液压缸。组合间隙式多级自卸车液压缸能够提升油缸伸缩顺序性,避免多级液压缸乱序伸缩带来的对主机的危害,对于其他类似产品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间隙式多级自卸车液压缸,包括活塞杆、多级直径从大到小的套筒和一个位于最外侧的缸筒;相邻套筒中外侧的作为上级,内侧的的作为下级;所述活塞杆与最下一级的套筒之间,相邻的套筒之间,以及最上一级的套筒与缸筒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装置;相邻密封装置中外侧的作为上级,内侧的的作为下级;上级所述密封装置与套筒,或与缸筒之间的配合间隙作为上级配合间隙;下级所述密封装置与套筒,或与活塞杆之间的配合间隙作为下级配合间隙;上级配合间隙的数值大于下级配合间隙的数值。
其进一步是: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安装的防尘圈、支撑环和主密封。
所述套筒共有三级,由外至内依次为套筒I、套筒II、套筒III;相对应的,所述密封装置共有四级,由外至内依次为密封装置I、密封装置II、密封装置III、密封装置IV;
所述密封装置I与缸筒之间的配合间隙,和密封装置I与套筒I之间的配合间隙为一档配合间隙;
所述密封装置II与套筒I之间的配合间隙,和密封装置II与套筒II之间的配合间隙为二档配合间隙;
所述密封装置III与套筒II之间的配合间隙,和密封装置III与套筒III之间的配合间隙为三档配合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7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