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模拟机电动伺服操纵负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6203.7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欢;陈宽明;陈又军;苏彬;赵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10 | 分类号: | G09B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模拟 机电 伺服 操纵 负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模拟机操纵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飞行模拟机电动操纵负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操纵负荷系统多停留于理论研究和原理样机阶段,而所需要的操纵负荷系统主要依靠进口,严重制约国内飞行训练器的研制,降低产品的竞争力。
传统的电动伺服操纵负荷系统使用模拟量检查位移变化、使用发电机检查转速,存在模拟量跳变和飘移现象,而传统的电子或数字滤波又会增加系统的延迟,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受到影响。而电动伺服操纵负荷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操纵负荷系统,根据民航法规的技术要求,使其国产化势在必行。因此,研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行模拟机电动伺服操纵负荷系统,对降低生产成本和维修费用,提高维修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研制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性飞行模拟机、训练器的电动伺服操纵负荷系统,采用高分辨率增量式编码器检查位移和转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伺服操纵负荷系统,包括控制计算机模块10,执行控制机构模块20和驱动机构模块30,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系统功能设计和技术要求,将对整体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
控制计算机模块10,如图2所示,主要由飞行仿真模型101和操纵机构力仿真模型102构成。控制计算机模块10中的操纵机构力仿真模型102通过获取飞行仿真模型101中相关飞机飞行状态参数 103进行仿真操纵系统的杆力特性及舵偏角特性的数学运算,并与执行控制机构模块20的ARM处理器控制板203交换信息,包括控制计算机模块10仿真的杆力特性及舵偏角特性参数、执行控制机构模块 20得到的位置、力及速度的实际测量值等信息。其中,飞行仿真模块101根据特定飞行模型建立的飞行状态信息;操纵机构力仿真102 模块,如图3所示,由操纵机构受力模型1021与舵面位移模型1022,操纵机构受力模型1021主要接收实际测量的驾驶杆力、位移及速度的数据,模拟驱动舵面位移模型,而舵面位移模型1022产生期望力、位移及速度的数据,又反作用回操纵受力模型1021,从而带来误差激励的信号;舵面位移模型1022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操纵系统负载的静态响应及动态响应,依靠飞机模型,硬件链接结构(如钢索、连轴等)及舵面控制方式,并结合对舵面大气压差环境的模拟,建立灵活的模型。结合上述两种模型,完成对飞机在不同状态下的操纵响应的模拟。
执行控制机构模块20基于PC体系结构,由ARM处理器控制板 203、接口电路板202及电机伺服放大器201组成,如图4所示。执行控制机构模块20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伺服力和动态特性的实时计算。该模块基于PC体系结构,采用高速ARM处理器控制板203,以高迭代速率采集实际力、位移及速度的数据,最大程度地逼真实测数据,提高数据的稳定平滑性;ARM处理器控制板203高速实时地驱动接口电路板202采集操纵机构303的力、位移及速度信息,并与接口信息交换相关数据信息,利用接口电路板202,控制电机伺服放大器 201驱动伺服电机302,达到对操纵力的逼真模拟。
驱动机构模块30,如图5所示,包括伺服电机302,操纵机构 303和力、位移及速度传感器301,伺服电机302带动机械连接结构。力、位移及速度传感器301计算操纵机构303的力、位移及速度数据,与接口电路板202,操纵机构303相连接。驱动机构模块30的主要功能是将模拟的力感受反馈给驾驶者,从而完成操纵负荷系统的整体仿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仿真程度高,处理速度快,经济实用,系统模块化,标准化,便于维护,降低生产成本与维修费用,并且整体设计为单元化独立通道设计,实用性强及适用机型广泛,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伺服操纵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是控制计算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操纵机构力仿真模型示意图
图4是执行控制机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驱动机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1.驾驶员操纵驾驶杆等操纵机构1021后,驱动机构模块30的力、位移及速度传感器301产生力、位移及速度信号;
2.执行控制机构模块20的接口电路板202采集将传感器301产生的数据信号,并实时上传给ARM处理器控制板203,ARM处理器控制板203将得到的数据,传递给控制计算机模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6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电器开关
- 下一篇:一种节能防风防雨电力隔离开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