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空气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5033.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2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申龙进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60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尘浓度传感器 汽车空气净化 烟尘颗粒 单片机 感知 汽车空气净化器 鼓风机调风门 空气净化装置 过滤器 鼓风电动机 空气净化器 处理电路 电压信号 检测输入 空气保持 浓度信号 汽车车厢 主体结构 壳体 运作 烟尘 车厢 清洁 运转 检测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空气净化系统,该系统基于单片机AT89C51控制,通过烟尘浓度传感器对烟尘颗粒自动进行检测,从而控制空气净化器的运转,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接收来自烟尘浓度传感器检测输入的各种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控制汽车空气净化装置的运作;烟尘浓度传感器,感知汽车车厢厢内烟尘颗粒是否存在,将感知到的烟尘浓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并经过信号放大等处理电路,输入到单片机AT89C51,从而控制空气净化装置的运作,使车厢内的空气保持清洁;汽车空气净化器,主体结构由鼓风电动机、过滤器、鼓风机调风门及壳体等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 AT89C51 控制的汽车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对汽车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汽车车厢内,因乘客吸烟或从车外侵入灰尘等造成车内空气污染,将严重危害到 人体健康。 为此设计出一种自动空气净化系统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汽车性能的要求显得很 有必要。 现在汽车上广泛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是汽车空调系统的一部分,而且只有高级轿车才有,普通轿车并没有空气净化装置。 因此设计出一种简单、实用、运行可靠、成本低、独 立于汽车空调系统运行的自动空气净化系统。 系统通过烟尘浓度传感器对烟尘颗粒自动进 行检测,从而控制空气净化器是否运转,达到净化车厢内空气的目的。 此外,系统还具有智 能手动与自动切换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 AT89C51 控制的汽车空气净化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空气净化系统, 该系统基于单片机AT89C51 控制,通过烟尘浓度传感器对烟尘颗粒自动进行检测,从而控制空气净化器的运转,该系统包括 :
控制单元,系统采用 AT89C51 单片机,接收来自烟尘浓度传感器检测输入的各种信息, 进行相应的处理,控制汽车空气净化装置的运作 ;
烟尘浓度传感器,感知汽车车厢厢内烟尘颗粒是否存在,将感知到的烟尘浓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并经过信号放大等处理电路,输入到单片机 AT89C51,从而控制空气净化装置的运作,使车厢内的空气保持清洁 ;
汽车空气净化器,主体结构由鼓风电动机、过滤器、鼓风机调风门及壳体等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 AT89C51 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口还设有控 制开关,由驾驶员手动操作此空气净化系统的启动 / 停止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尘浓度传感器内部采用了脉冲振荡电路来防止烟尘浓度传感器受外部干扰而引起误动作,即使射入相同波长的红外光,因它们的脉冲周期不同,烟尘浓度传感器也不会误判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尘浓度传感器内部还设有定时、延时电路,即使没有检测到烟雾,空气净化装置中的鼓风电动机一旦运转起来,也只能继续旋转2 min后而自动停止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执行下列步骤 :
( 1) 发光二极管产生肉眼看不见的间歇红外光,在空气中没有烟雾的情况下,红外光射不到光敏二极管,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处于截止状态,空气净化装置中的鼓风电动机不运转 ;
( 2) 当烟雾进入烟尘浓度传感器时,间歇的红外光使烟尘粒子漫反射进入光敏器件,这时光敏二极管导通,烟尘浓度传感器就感知到烟雾的存在,接通空气净化装置中的鼓风电动机电路而使之运转,开始净化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 ( 2) 中的汽车空气净化装置的主体结构由鼓 风电动机、过滤器、鼓风机调风门及壳体等构成,过滤器装入活性炭滤纸以中和除臭剂,鼓 风电动机旋转时带动风扇旋转,在吸风口处把灰尘、烟雾等吸入,把经滤清器过滤、除臭的 清新空气在出风口处吹向汽车车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申龙进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申龙进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5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