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94242.3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8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邓意辉;康乐;林湘云;宋艳志;刘欣荣;刘铭琦;赵淑欣;牛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0 | 分类号: | A61K9/10;A61K31/365;A61K47/28;A61P1/12;A61P31/04;A61P25/00;A61P11/00;A61P3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143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心莲 内酯 纳米 混悬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所述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包含:有效平均粒径小于1000 nm的穿心莲内酯微粒与至少一种阴离子表面稳定剂。该纳米混悬剂处方简单,制备工艺精简可控、易于产业化、效率高,制剂稳定性好,耐稀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穿心莲内酯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其在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肝利胆等方面有极好的应用价值。临床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脑膜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因其对于细菌或病毒感染疾病治疗效果良好,享有“中药抗生素”的美誉。
目前CFDA已批准生产穿心莲内酯片剂、胶囊、滴丸等口服剂型。这些制剂对细菌、病毒虽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生物利用度受限。注射剂是最为直接的给药形式,但由于穿心莲内酯本身具有水溶性低,熔点高,且在脂质载药系统中载药量低的性质,目前上市的注射剂均为其亲水衍生物,但随着穿心莲内酯亲水衍生物注射剂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最近,喜炎平(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注射液在甘肃、黑龙江、江苏共发生十多例寒战、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与联合用药、稳定性、不溶性微粒、辅料成分和生产工艺有密切关系。
因此直接将穿心莲内酯制成纳米混悬剂成为最佳选择。纳米混悬剂是以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由药物微粒组成的胶体分散系统。具有药物浓度高,给药体积小、辅料用量少、毒性低、处方简单、制备技术成熟等优势。其作为中间剂型,可制成不同制剂,口服可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注射可减少给药频率或实现靶向给药等优势。因此纳米混悬剂技术可以提高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临床的迫切需要。
目前,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bottom up及top down两种技术,前者包括沉淀法、超临界流体技术、乳化法等,后者包括介质研磨法、高压均质法,此外还可以两种技术联合使用。目前仅有专利“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105726494 A)制备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但其采用的球磨法或高压均质法研磨时间均较长,效率较低。球磨机采用的闭式系统,不能实现连续操作;无过滤系统,研磨后需手动分离物料及研磨介质;且需要将原料药预分散于水体系中,工艺不够简便,放大生产受限。
同时需注意的是,纳米混悬剂作为高度分散的纳米胶体体系,系统自由能较高,在水性介质中易发生聚集、沉降、熟化等稳定性问题,成为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注射的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该纳米混悬剂处方简单,制备工艺精简可控、易于产业化、效率高,制剂稳定性好,耐稀释。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包括:有效平均粒径小于1000nm的穿心莲内酯微粒与至少一种稳定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未经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4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
- 下一篇:一种冰冻镇痛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