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金槐槐米品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0507.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4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史艳财;邹蓉;唐健民;熊忠臣;蒋运生;韦记青;韦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489 | 分类号: | A61K36/4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兰亚君 |
地址: | 541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金槐槐米 品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金槐槐米品相的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加水入杀青装置中,加入碱液,加热;(2)向步骤(1)加热过程中的杀青装置中每隔2小时加一次水和碱液,以保证锅中碱液保持一定的浓度,加热至沸腾后将槐米放入杀青装置中进行杀青,保持沸腾状态杀青12~15分钟,即得。本发明方法效果明显,经以上方法加工后的金槐槐米呈金黄色,品相好,卖价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槐生产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金槐槐米品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槐米系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是一种特色中药材,其有效成分芦丁有抗炎、解痉、抗溃疡、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吸收紫外线的作用。金槐是众多槐树品种中的一个分支,生长于桂北和湘南地区,因其产出的槐米呈金黄色而得名为金槐。全州县金槐芦丁含量在35%~37%之间,有的甚至高达46%,远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15%的标准限度。全州是生产优质槐米的最佳产地,有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那里的土质、气候等特殊自然因素造就了“金槐米”的优种优质。
在槐米的收购过程中是按照药材的品相也就是外貌分级别,品相外貌越好就越卖贵。同一种植区、同一品种的槐米由于品相的差异,其卖价可相差4~6元/kg。对于种植面积在100亩(亩产按100kg计算)以上的种植户,每年槐米加工造成的差价在40000~60000元左右。目前,金槐的加工主要是放入普通的铁锅内蒸15~30min后晾晒。经该种加工方法处理的槐米长时间放置后颜色变黑,品相变差,导致收购价降低。如何使加工后的槐米在较长时间存放后还能较高的品相,最大程度的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是金槐种植科技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未见该方面的研究报道。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一种提高金槐槐米品相的方法,旨在得到一种能推广使用、效果稳定的提高金槐品相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金槐槐米品相的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加水入杀青装置中,加入碱液,加热;
(2)向步骤(1)加热过程中的杀青装置中每隔2小时加一次水和碱液,以保证锅中碱液保持一定的浓度,加热至沸腾后将槐米放入杀青装置中进行杀青,保持沸腾状态杀青12~15分钟,即得。
优选的是,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的碱液为碱液Ⅰ或碱液Ⅱ,所述的碱液Ⅰ为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钙或氧化钙,形成0.0224mol/L的浑浊状并且未出现沉淀的溶液,静置8小时,将上清液小心的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并及时用封口膜将其密封,即得;所述的碱液Ⅱ为浓度为0.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优选的是,步骤(1)和步骤(2)中加入的水和碱液的比例都是相同的,即加入的是碱液Ⅰ时,水和碱液Ⅰ的重量比为1000:1;加入的是碱液Ⅱ时,水和碱液Ⅱ的重量比例为1250:1。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杀青装置为不锈钢锅和不锈钢蒸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操作中碱液的配置和杀青过程简洁、易操作;
(2)本发明方法成本低廉,不锈钢锅和蒸笼都为常见的物品,杀青成本较低;
(3)本发明方法效果明显,经以上方法加工后的金槐槐米呈金黄色,品相好,卖价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0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