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器锁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6905.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0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超;刘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鹏程拉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22 | 分类号: | F16H61/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潘李亮 |
地址: | 31512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器锁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挡器锁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日益普及,2013年中国的汽车销量突破了2000万辆,跃居世界第一,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换挡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技术换挡器处于手动模式档位时,因为换挡杆没有被限位,所以可以自动的前后摆动,这样换挡杆摆动就会带动换挡杆支架摆动,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拉索支架,使得拉索支架也会出现移动的情况,导致索运动带动变速箱换挡,会影响当前档位状态,进而影响汽车的操作,现有技术也有一些限位结构来限制拉索支架,但是这些限位结构都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挡器锁止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处于手动模式档位时,换挡杆摆动时拉索支架不受影响。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挡器锁止结构,包括壳体、通过主轴竖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拉索支架、套设在主轴外的轴套以及水平转动连接在轴套上的换挡杆支架,换挡杆支架上设有用于卡住拉索支架的凸块,且拉索支架上设有供凸块伸入的通孔,而且通孔内壁上设有与凸块配合进而使得换挡杆支架与拉索支架竖直转动限位的挡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通孔内,且限位块一端上设有一个凹槽,凸块上设有用于伸入凹槽进而带动限位块水平移动的凸起,而且壳体上设有供限位块伸入进而锁紧拉索支架的限位孔,
当换挡杆不处于手动模式档位时,限位块脱离限位孔,此时拉索支架可以自由转动;
当换挡杆处于手动模式档位时,限位块随着换挡杆支架摆动后伸入限位孔进而锁紧拉索支架。
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设置一个限位块,这样当换挡杆带动换挡杆支架移动到手动模式档位时,换挡杆支架会带动限位块移动,进而使得限位块嵌入到壳体上的限位孔中,这样就可以将拉索支架锁紧在壳体上,即换挡杆支架移动时不会带动拉索支架移动,这样在处于手动模式档位时,换挡杆摆动不会影响换挡器的工作,而且只需要采用凸块、限位块以及限位孔等结构之间的配合就可以方便的实现限位,限位结构比较简单。
作为优选,凹槽内壁上部向内凹陷,且限位块的底部设有减料槽。这样凸起伸入到凹槽内时不容易碰伤凹槽,而且在限位块底部设置减料槽,这样能降低一部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包括与挡块相抵进而使得换挡杆支架与拉索支架之间竖直转动限位的块状部以及供挡块嵌入的凹陷部,且所述挡块上设有供块状部嵌入的缺口部,
当换挡杆不处于手动模式时,凸块上的块状部与挡块相抵,此时换挡杆支架与拉索支架之间竖直转动限位;
当换挡杆处于手动模式时,且凸块转动时,凸块上的块状部会嵌入到挡块上的缺口部内,且挡块会嵌入到凸块上的凹陷部内,进而使得凸块不与挡块碰撞,此时换挡杆支架与拉索支架之间没有限位。采用这种结构,这样当不处于手动模式档位时,换挡杆支架能很好的带动拉索支架竖直转动,而当处于手动模式档位时,换挡杆支架上的凸块伸入通孔内部,使得凸块上的凹陷部与挡块匹配,且凸块上的块状部与挡块上的缺口部配合,这样换挡杆支架转动时不会碰撞拉索支架。
作为优选,块状部前端设有多个减料孔。这样设置能降低一部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凸起与凸块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凸起与换挡杆支架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这样设置,凸起的整体强度较高,使用时不容易断裂损坏。
作为优选,轴套设有供换挡杆支架转动连接的安装部,且安装部与轴套一体成型。这样设置,换挡杆支架能方便的转动连接在轴套上,而且轴套与安装部之间整体强度较高,不容易因为换挡杆支架转动而导致安装部与轴套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换挡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换挡器去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换挡器去掉壳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换挡器的拉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换挡器的限位块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换挡器的限位块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换挡器的换挡杆支架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换挡器的换挡杆支架的正视图。
如图所示:1、壳体;2、主轴;3、拉索支架;4、轴套;5、换挡杆支架;6、凸块;7、通孔;8、限位块;9、凹槽;10、凸起;11、限位孔;12、减料槽;13、挡块;14、缺口部;15、块状部;16、凹陷部;17、减料孔;18、第一加强筋;19、第二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鹏程拉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鹏程拉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6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测控仪器集成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试水下连接器性能的压力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