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N-SiC固溶体晶须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75873.0 | 申请日: | 201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5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余超;吴欣欣;祝洪喜;邓承继;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30B29/62 | 分类号: | C30B29/62;C30B29/36;C30B29/40;C30B1/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n sic 固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AlN‑SiC固溶体晶须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按Al4SiC4粉料∶纳米镍粉的质量比为1∶(0.005~0.05),将Al4SiC4粉料和纳米镍粉混合,在5~50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将成型后的坯体装入石墨坩埚内,置于管式刚玉炉中,在氮气气氛和1300~1900℃条件下保温60~600min,以5~10℃/min的速率冷却至800~1000℃,自然冷却,制得AlN‑SiC固溶体晶须。所述AlN‑SiC固溶体晶须生长在所述Al4SiC4坯体表面。所述Al4SiC4粉料的Al4SiC4含量≥98.0wt%,粒度≤150μm。本发明工艺简单、晶须尺寸可控、收得率高和化学成分分布均匀,制备的AlN‑SiC固溶体晶须导热性高、电绝缘性能好和机械性能优越,适合工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lN-SiC固溶体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lN-SiC固溶体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lN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较高的热导率、较高的电阻率、较大的机械强度、抗氧化性能优良和抗热震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衬底、切削工具、散热器和许多高温结构部件领域;但由于它的韧性较差,使它在承载轴承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AlN和SiC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和高温性能,已有许多报道用多种方法成功制备出AlN-SiC固溶体,从而提高了陶瓷材料的机械性能。
目前,Chen Kexin等人(Chen K, Jin H, Zhou H, et al. Combustionsynthesis of AlN–SiC solid solution particles[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Ceramic Society, 2000, 20(14–15)2601-2606.)用铝粉、硅粉和炭黑合成AlN-SiC固溶体粉末,公开了氮气压力、(Si+C)/Al原子的比例对反应产物AlN-SiC晶相和燃烧过程的影响,该法反应温度和速率很难控制,晶体生长不完整;R. Roucka等人利用分子束外延法制备了AlN-SiC固溶体薄膜(Roucka R, Tolle J, Chizmeshya A V, et al. Low-temperatureepitaxial growth of the quaternary wide band gap semiconductor SiCAlN.[J].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2, 88(20)206102.),该方法用H3SiCN蒸汽和Al原子制备AlN-SiC固溶体薄膜,虽所需的温度较低,但反应系统复杂、晶体的生长速度慢和生长面积也受到一定限制;I.Jenkins等人用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AlN-SiC固溶体(Jenkins I, Irvine K G, Spencer M G, et al. Growth of solid solutions ofaluminum nitride and silicon carbide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J].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93, 128(1–4):375-378.),该方法以硅烷、丙烷、氨气和三甲基铝作为反应气体,以氢气作为传输气体,虽在Si和SiC基体上生长出AlN-SiC固溶体,但原料处理工艺复杂,合成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晶须尺寸可控、收得率高和化学成分分布均匀的AlN-SiC固溶体晶须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AlN-SiC固溶体晶须生长在所述Al4SiC4坯体表面,所述AlN-SiC固溶体晶须材料导热性高、电绝缘性能好和机械性能优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5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