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鱼肝比例的工厂化江鳕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5433.5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路;杨祥文;向燕;张竹青;杜强;曾圣;杨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锦润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张利秋 |
地址: | 561205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比例 工厂 化江鳕 养殖 方法 | ||
一种提高鱼肝比例的工厂化江鳕养殖方法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将江鳕鱼肝比例提高到12%以上的工厂化养殖方法。对江鳕鱼苗投喂时,对水流进行控制,投喂饲料前,一个小时,将水流逐渐加大到正常水流的1.5倍,投料后,1个小时内再调整水流到正常水流。不同时期的鱼苗饲料配方及制备方法作出变化。所养殖的江鳕鱼苗极少生病,成活率达到99%以上,鱼苗接受饲料喂养适应快,24个月,鱼苗体重可达0.5‑0.8公斤,而36个月,鱼苗体重可达2‑2.5公斤。最重要的是,江鳕鱼肝的重量占整体重量均达到10%‑12%,偶见肝脏占比14%的江鳕,且鱼肝及鱼肉本身有效药用及营养价值均得以保留,口感极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将江鳕鱼肝比例提高到12%以上的工厂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江鳕(Lotalota)属鳕形目,鳕科,江鳕属。属于淡水鱼种类,体长,生活于欧、亚及北美的冷水江河及湖泊中。为淡水冷水性底栖凶猛性鱼类,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及额尔齐斯河流域。江鳕肉质细嫩,无脊间刺,味道鲜美。
江鳕的自然产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对江鳕的人工繁育驯化、养殖工作就成为极其重要的水产领域研究课题。江鳕是鳕科鱼类中唯一的淡水种类,也是中国冷水鱼类的珍稀物种,主要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江上游,是世界抢救性开发的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在国际上属于高端消费品种。江鳕全人工养殖是世界性研究课题而被广泛开展的。江鳕体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形似鲶鱼。头大,稍平扁;吻稍圆钝。口前位。下颌突出,稍长于上颌;上下颌及犁骨均具绒毛状齿。眼小。鼻前有1对小须;颐须1根,其长大于眼径2倍。
自然生长的江鳕肝脏占其体重的6-9%,食用极佳。江鳕也是制造鱼肝油唯一的鳕科淡水鱼,故为重要经济鱼类。江鳕鲜品可食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4.6克,脂肪0.6克。其肉可治疗瘀伤、咯血、便秘等;其骨焙粉后可治疗脚气;其肝可制鱼肝油,江鳕鱼肝对压疮、火伤、外伤创面、溃疡及阴道炎、宫颈炎等有疗效显著。
近两三年来,随着科学家对于江鳕鱼肝对于上皮组织形成的研究发现,江鳕鱼肝可在极大的程度上加速上皮形成,使上皮组织愈合无瘢痕。瘢痕就:上皮组织受创或细菌侵入上皮组织的病变、或各种创伤所导致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会形成瘢痕。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江鳕鱼肝可以基本杜绝瘢痕的产生。
所以随着江鳕鱼肝作用的不断被挖掘,有学者称“江鳕的营养价值99%集中在肝上”,这并不是说江鳕鱼肉营养价值就低,而是突出强调江鳕鱼肝的巨大药用及经济价值。
自然生长的江鳕,其肝脏占其体重的6-9%。江鳕的野生产量极低,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人工养殖江鳕,也有科研机构、养殖户进行尝试,但死亡率高,生长缓慢。最重要的是,常见的人工养殖的江鳕的肝的比重延续了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占其体重的6-9%的状态,所以急需一种既可以提高人工养殖成活率高、同时还能使江鳕肝脏的比重提高的工厂化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江鳕人工养殖死亡率高、生长缓慢、鱼肝占总重量比重未得到明显提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可以提高人工养殖成活率高、同时还能使江鳕肝脏的比重提高的工厂化养殖方法。
一种提高鱼肝比例的工厂化江鳕养殖方法,当江鳕鱼苗6-15cm,鱼苗饲喂时,对水流进行控制,投喂饲料前,一个小时,将水流逐渐加大到正常水流的1.5倍,投料后,1个小时内再调整水流到正常水流。
水流高速,是为了使鱼苗适应饵料的投放时间,改变野生江鳕自行觅依的习性,更利于鱼苗的统一进食时间及工厂化驯养。
进一步的,为使鱼苗尽快适应工厂化养殖的饵料,同时提高肝脏占总体重的比例,不同时期的鱼苗饲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锦润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锦润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5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