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马达及定子的绕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74243.1 | 申请日: | 201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21/22 | 分类号: | H02K21/22;H02K1/14;H02K1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定子 方法 | ||
1.一种无刷马达,包括:定子,该定子具有在定子极齿上卷绕有线圈的定子铁芯;以及转子,该转子的设置于转子轭的中心部的转子轴经由轴承被枢轴支承为能旋转,所述转子轭设置有与所述定子极齿相对的转子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形成为:多个第一极齿、第二极齿、第三极齿在周向上从环状部朝向径向突出设置,齿顶相对于径向的轴线形成为对称形状的所述第一极齿、与所述第一极齿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极齿以及所述第三极齿的形状形成为:所述第二极齿和所述第三极齿的齿顶相对于径向的轴线呈非对称形状,且所述第二极齿与所述第三极齿的齿顶彼此的间隙比所述第二极齿与所述第一极齿的齿顶彼此的间隙狭窄,
所述第一极齿的磁通作用面与转子磁体相对配置而作用有吸引力,将所述第二极齿和所述第三极齿的磁通作用面设为与单个极齿等同的虚拟第二极齿而在转子磁体之间作用有吸引力,且相邻的齿顶的周向间隔不一样,在所述定子铁芯上一体地层叠有引导铁芯,该引导铁芯具有齿顶相对于径向的轴线形成为对称形状且相邻的齿顶之间的间隙形成为一样的极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具有齿顶相对于径向的轴线形成为对称形状的极齿以及齿顶相对于径向的轴线形成为非对称形状的极齿中的至少任一种极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层叠方向两端部层叠并一体地组装有一对引导铁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铁芯和所述定子铁芯是将从成型为环状的环状部朝径向突出设置有极齿的电磁钢板层叠冲压并一体地组装而成的。
5.一种定子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准备复合铁芯,所述复合铁芯是以极齿彼此重叠的方式将引导铁芯一体地组装于定子铁芯而成的,所述定子铁芯形成为:多个第一极齿、第二极齿、第三极齿在周向上从环状部朝向径向突出设置,齿顶相对于径向的轴线形成为对称形状的所述第一极齿、与所述第一极齿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极齿以及所述第三极齿的形状形成为:所述第二极齿和所述第三极齿的齿顶相对于径向的轴线呈非对称形状,且所述第二极齿与所述第三极齿的齿顶彼此的间隙比所述第二极齿与所述第一极齿的齿顶彼此的间隙狭窄,所述第一极齿的磁通作用面与转子磁体相对配置而作用有吸引力,将所述第二极齿和所述第三极齿的磁通作用面设为与单个极齿等同的虚拟第二极齿而在转子磁体之间作用有吸引力,且相邻的齿顶的周向间隔不一样,所述引导铁芯在环状部的周向上具有齿顶相对于径向的轴线形成为对称形状且相邻的齿顶之间的间隙形成为一样的极齿;
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在将所述复合铁芯固定于能旋转的支承台并对通过绕线机的中心成型机形成线圈的极齿进行定位时,夹住所述引导铁芯的齿顶的周向两侧,并且在径向规定位置夹住该极齿的层叠方向两端,从而夹住该极齿,并通过侧方成型机对在两侧相邻的极齿进行覆盖;
第三工序,在该第三工序中,在将磁线保持于旋转筒体设有的线嘴的状态下使该旋转筒体旋转,并使该磁线从形成于所述中心成型机与所述侧方成型机间的间隙进入开放齿槽,从而将磁线环绕一周地卷绕于所述极齿的周围;
第四工序,在该第四工序中,反复进行使所述中心成型机朝所述极齿的径向移动一个间距、并且使所述旋转筒体进一步旋转而将磁线卷绕于所述极齿的周围的动作,从而在所述极齿的周围形成线圈;以及
第五工序,在该第五工序中,使所述中心成型机从所述极齿离开,并且使所述支承台旋转规定角度,针对所述定子铁芯的下一极齿重复所述第二工序至所述第四工序,从而针对所有所述极齿分别形成线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铁芯是从环状部朝径向突出设置有多个极齿的电磁钢板,并且所述引导铁芯以与所述定子铁芯重叠的方式被层叠冲压而一体地形成。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定子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成型机上分别设置有一对侧板,各所述侧板以夹住所述引导铁芯的齿顶的周向两端的方式进行引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经过所述线嘴后的磁线从所述侧方成型机与所述侧板之间进入开放齿槽,并一边被所述中心成型机引导,一边朝所述极齿的周围引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浓绢糸株式会社,未经信浓绢糸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42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