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密封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72858.0 | 申请日: | 201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胜一;芦泽胜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J10/86 | 分类号: | B60J10/86;B60J10/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刘伟志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密封 构造 | ||
提供一种车门密封构造,能够提高针对雨水或沙尘向车内侵入的密封性,且提高上下车时的防污性。具有夹持在对车身(101)的开口部(101a)进行开闭的车门(102)的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102a)、和与将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的车门中的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102a)相对的车身侧的部位之间的密封部件(20),该密封部件具有:基部(22a),其配置在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和车身侧的部位中任意一方上;和唇部(22c),其具有挠性,具有朝向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和车身侧的部位中的另一方、且从车门的板面的中央部侧朝向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侧而从基部立起设置的悬臂梁形状,并且,在将车门关闭的状态下,与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和车身侧的部位中的另一方弹性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车身与车门之间密封的车门密封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截断从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侵入的雨水或车外的噪音,而设置密封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与拱轮部相面对的车门内表面的端部,以与拱轮部相对的方式在车门内表面上配置拱形镶条,同时在拱轮部上设置密封部件。而且,在关闭车门时,通过密封部件与拱形镶条弹性接触,而发挥密封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0921号公报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密封构造中,密封部件具有中空形状,越过拱形镶条而飞入的雨水或沙尘等异物会集中在密封部件与拱形镶条的间隙。
在像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阻挡异物的面和与拱形镶条弹性接触的面成为同一面,所以担心根据飞散的量或速度,异物会穿过密封构造而侵入至车内。
另外,由于阻挡异物的面露出,所以担心在乘客上下车时碰触到密封部件的情况下,因附着在密封部件上的异物而污损乘客的衣服或行李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密封构造,其能够提高针对雨水或沙尘向车内侵入的密封性,并且能够提高上下车时的防污性。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密封构造,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被夹持在对车身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车门的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和与将该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的该车门中的该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相对的车身侧的部位之间,上述车门密封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具有:基部,其配置在上述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和上述车身侧的部位中的任意一方上;和唇部,其具有挠性,具有朝向该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和该车身侧的部位中的另一方、且从上述车门的板面的中央部侧朝向该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侧而从该基部立起设置的悬臂梁形状,并且,在将该车门关闭的状态下,该唇部与该车门内表面侧周缘部和该车身侧的部位中的另一方弹性接触。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将车门关闭的状态下,能够将阻挡向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飞入的雨水或沙尘等异物的部位和与另一方的部件接触的部位分为唇部的背面和表面地设定。
由此,在阻挡向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飞入的异物时,能够将施加在唇部上的力相对于另一方的部件而更强地向抵接的方向施加。
即,异物的飞散速度越快,则异物向车内的侵入变得越困难。不论异物的飞散速度如何,都能够发挥高密封性。
而且,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无需在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的入口部分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来阻碍异物的侵入,因此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构造来提高密封性。
此外,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与另一方的部件接触的面和阻挡异物的面被分为唇部的背面和表面,并且使与另一方的部件接触的面露出,因此在乘客上下车时,能够降低将碰触到密封部件的衣服或行李污损的可能性。
而且,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由于仅使悬臂梁形状的唇部挠曲就会发挥充分的密封性,所以基于关闭车门时的密封部件产生的挠曲反力会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2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