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检测肉或肉制品中1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66115.2 申请日: 2017-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8330168B 公开(公告)日: 2021-08-17
发明(设计)人: 李金春;周彤;李家鹏;许随根;杨君娜;黄鑫;米瑞芳;熊苏玥;乔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王璐
地址: 100068***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同步 检测 肉制品 14 动物 成分 引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步检测肉或肉制品中1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引物组合、方法和试剂盒。本发明采用10对特异性引物,基于2次5重PCR反应和微芯片电泳技术鉴别肉或肉制品中是否含有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猫、鼠、驴、鹿和马14种动物源性成分,所述10对特异性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20所示。本发明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高效的优点,能满足大批量、快速鉴别肉或肉制品中是否含有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猫、鼠、驴、鹿和马源性成分要求,可有效抵御肉制品掺假,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鉴别肉或肉制品中1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引物组合、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肉类掺假一直是食品加工、流通和餐饮领域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由于价格差异带来的利益诱惑,驱使一些不法商贩、企业在牛、羊、鹿等高价肉制品中掺杂猪、鸭、鸡等低价肉原料。2013年欧洲“马肉风波”的爆发更是将人们对肉类掺假的关注推向了高潮。这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对整个肉类产业也会造成巨大伤害,更严重的是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通常建立在蛋白质、DNA等分子结构、序列或组成特异性分析的基础上。与蛋白质分子相比,DNA分子除了具有种内保守性高、种间特异性强的优点外还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对于热加工食品也能很好的进行动物源性成分鉴定。利用DNA序列特异性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核酸分子水平上对动物进行物种鉴定已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技术。单重PCR检测物种少、检测效率低、检测成本高,因此多重PCR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焦点。当前,基于多重PCR技术主要依靠琼脂糖凝胶电泳分辨出不同长度的PCR扩增产物来实现,此方法存在流程复杂、污染环境等缺点和局限性。而二代测序技术虽然逐渐应用于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但由于其仪器、试剂成本较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本方法采用2次5重PCR-微芯片电泳技术同步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简化了检测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通量、降低了检测成本。同时,微芯片电泳仪采用全密闭检测,避免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实验室环境的污染和实验室人员的伤害。因此,建立一种便捷、准确、高通量的动物源性成分同步检测技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提升肉类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2次5重PCR-微芯片电泳的鉴别肉或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引物组合和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快速鉴别肉或肉制品中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猫、鼠、驴、鹿和马14种源性成分的多重PCR-微芯片电泳方法。该引物探针组合物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以实现肉或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的快速定性鉴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鉴别肉或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特异性引物组合,所述引物足额含有10对特异性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0所示。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含有所述特异性引物组合的检测试剂或试剂盒。

以及,所述检测试剂或试剂盒在鉴别肉或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中的应用。

本发明可检测的动物源为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猫、鼠、驴、鹿和马。

本发明以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猫、鼠、驴、鹿和马线粒体DNA为靶序列分别设计10对特异性引物:猪F/猪R、牛F/牛R、羊F/羊R、禽类F/禽类R、犬科F/犬科R,猫F/猫R、鼠F/鼠R、驴F/驴R、鹿F/鹿R和马F/马R,其中,羊F/羊R可同时扩增绵羊和山羊源性成分;禽类F/禽类R可同时扩增鸡源性和鸭源性成分;犬科F/犬科R可同时扩增狗源性、狐源性和貉源性成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6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