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NA探针-菌落原位杂交技术筛选麻痹性贝毒产生菌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5983.9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9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玲;杨桥;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41 | 分类号: | C12Q1/6841;C12Q1/689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na 探针 菌落 原位杂交 技术 筛选 麻痹 性贝毒 产生 菌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探针‑菌落原位杂交技术筛选麻痹性贝毒产生菌株的方法,包括:预处理、杂交、筛选,通过特定的正向引物与反向引物,经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合成了以地高辛标记的单链DNA探针,将待测试菌株的DNA与DNA探针进行杂交作用,通过显色测试杂交匹配结果筛选出产毒菌株。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方法可在8‑10小时内完成90个样品筛选,方法快速高效,特异性强,而且准确性高;本发明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工作量小,周期较短,所用试剂与材料均为生化试验常用试剂,对人体无害,对环境友好,分析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市场前景与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DNA探针-菌落原位杂交技术筛选麻痹性贝毒产生菌株的方法。
技术背景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soning,PSP)在已知赤潮毒素中毒性最强、分布最广、威胁性最大、引发毒害事件最频繁。其主要由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及其衍生物组成,属于胍胺类毒素,是典型的钠离子通道阻断剂。目前已发现的PSP同系物多达58种。其生物合成基因为
目前,PSP的获得主要通过甲藻的规模化培养及产物提取制备而来。该方法周期长、成本高;且需要特殊的藻培养设备。与甲藻相比,细菌具有基因组小、易培养、遗传操作简单等特性,因此,利用产毒菌株发酵与产物分离制备PSP贝毒,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其关键是产毒菌株的快速筛选。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提取、产物化学分析来完成。但工作量大、周期长,且化学分析所用毒素标准品价格昂贵、分析成本高。而目前尚无产麻痹性贝毒菌株的快速筛选技术。
发明内容
本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NA探针-菌落原位杂交技术筛选麻痹性贝毒产生菌株的方法,所使用的探针具有与目标DNA特异性结合及杂交快速性,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的特性。
本发明方法中所用的亚硫酸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5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酸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膜分离耦合法的电池级氢氧化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