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和评价抗HBV药物活性的方法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3254.X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磊;刘明坤;叶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旌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51 | 分类号: | C12Q1/68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谢建玲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评价 hbv 药物 活性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和评价抗HBV药物活性的方法及试剂盒。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向动物肝癌细胞或人肝癌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加入待测抗HBV药物,进行培养,S2、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BV pgRNA浓度,S3、根据培养上清液中HBV pgRNA浓度判断待测抗HBV药物活性结果。所述试剂盒中含有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以及逆转录引物,其序列分别为序列表序列1—4序列。本发明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敏感,检测过程简便、周期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和评价抗HBV药物活性的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基因组长约3.2kb,是一种部分双链环状DNA。在HBV感染者的血液中,电镜下可以同时观察到三种不同的病毒颗粒:包括直径为42nm的大球形颗粒,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传染性,也称为Dane颗粒;还可以见到直径22nm的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没有核酸,无传染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外面有一层包膜,上面有乙肝表面抗原,包膜里面是病毒的核心颗粒,其内为乙肝的核酸和聚合酶。HBV的核酸为部分双链的DNA,又称为环状松弛DNA(relaxed circular DNA,rcDNA),其基因组编码HBsAg、HBcAg、HBeAg、病毒多聚酶和HBx蛋白。HBV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ORF),即: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HBV编码四种不同长度的mRNA,分别长3.5kb、2.4kb、2.1kb和0.7kb。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HBV可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各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亚型。目前,HBV至少有9个基因型(A~I),我国以B型和C型为主。HBV基因型与疾病进展和干扰素治疗应答有关,与C基因型感染者相比,B基因型感染者较少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BeAg阳性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B基因型高于C基因型,A基因型高于D基因型。
当乙型肝炎病毒HBV进入人体后,有感染性的HBV病毒颗粒顺着人体的血液循环不停的前进。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病毒,对肝脏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感染力。因此,当HBV顺着血液循环到达肝脏时,HBV便会进入肝脏细胞。近来研究发现,肝细胞膜上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是HBV感染所需的细胞受体。首先,HBV特异性的与肝脏细胞上的NTCP受体结合从而吸附到肝脏细胞上,脱掉最外面的包膜,HBV病毒的核心颗粒核衣壳或者称作衣壳体进入肝脏细胞的包浆之中。之后核心颗粒在包浆中释放出其内的HBVDNA,即rcDNA,rcDNA进入细胞核,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t closed circularDNA,cccDNA),以cccDNA为模板,转录形成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 RNA,pgRNA)和其它mRNA,pg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rcDNA。一方面,rcDNA与相关mRNA表达的蛋白组装形成HBV病毒颗粒,覆盖包膜后释放进入血液中;另一方面,rcDNA会重新进入细胞核内,形成新的cccDNA。这就形成了一个“cccDNA池”,由于“cccDNA池”的存在就使得细胞一直处于被感染状态。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现在公认的最基础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A)。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也可称为短效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现在国内批准的药物有5种,分别是拉米夫定(简称M或LAM)、阿德福韦(ADV)、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和替诺福韦(TDF)。M等核苷(酸)类似物的主要的作用位点为HBV的逆转录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旌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旌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3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