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底於泥内重金属回收用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0046.4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平珍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C02F11/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6280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底 於泥内 重金属 回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河底於泥内重金属回收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整体为渔网结构,所述渔网结构由多条复合丝组成,所述复合丝由芯部、吸附材料及吸附结构构成;其中芯部构成复合丝轴线,吸附结构套装在芯部表面,厚度为2mm-2.5mm;所述芯部为直径0.4mm-0.5mm、经表面发蓝处理的VDCrSi油淬回火钢丝;所述吸附材料包括按质量配比为3∶2∶5∶2的木质素磺酸钠、芥子醇、沸石、红泥;所述吸附结构具体为经改性的耐磨大孔硅胶I型。
2.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河底於泥内重金属回收用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聚:
1)预准备
①准备足量大孔硅胶I型、足量直径0.4mm-0.5mm的VDCrSi油淬回火钢丝、足量按质量配比为3∶2∶5∶2的木质素磺酸钠、芥子醇、沸石和红泥;
2)吸附结构制造
①将1)步骤①准备的大孔硅胶I型,将原料熔为流体;
②采用四氢呋喃均聚醚为改性主材,过量异氰酸酯配合含氢硅油为交联剂对步骤①获得的流体状大孔硅胶I型进行改性,待冷却后获得改性后耐磨大孔硅胶I型;
③将步骤②获得的改性后耐磨大孔硅胶I型热牵伸至直径3.8mm-4.8mm,即获得所需吸附结构;
3)吸附材料与吸附结构成型
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木质素磺酸钠、芥子醇、沸石、红泥混合,研磨至粒径0.2mm-0.5mm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物;
②采用热钎料将阶段2)获得的吸附结构中心部熔出直径2mm-3mm的通孔,灌封步骤①获得的混合物;
③步骤②结束后,将吸附结构两端的开口采用步骤②溶出的流体封堵,即获得得所需成型的吸附材料与吸附结构;
4)复合丝的制造
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VDCrSi油淬回火钢丝采用800℃-820℃油介质淬火、420℃-450℃回火处理,然后进行电化学表面发蓝处理,获得经表面发蓝处理的VDCrSi油淬回火钢丝;
②将步骤①获得的经表面发蓝处理的VDCrSi油淬回火钢丝穿插进阶段3)获得的成型的吸附材料与吸附结构中心,即获得所需复合丝;
5)最终成型
①将阶段4)获得的复合丝按10cm的网格间隙纺制成渔网状,即获得所需河底於泥内重金属回收用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平珍,未经郑平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0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活性炭粉末
- 下一篇:聚丙烯酸(盐)系吸水剂的制造方法及其吸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