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超薄金刚石切割片防夹槽的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56855.8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9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明平美;申继文;秦歌;闫亮;郑兴帅;陈伟;张新民;杨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H5/08 | 分类号: | B23H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超薄 金刚石 切割 片防夹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超薄金刚石切割片防夹槽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件夹持单元、电解电源、喷嘴、电解循环过滤单元、导电磨头移动导向单元、磨削旋转单元、固定平台和磨削力加载单元;工件连接电解电源的正极,两个导电磨头连接电解电源的负极,两个导电磨头对称安设于工件的两侧,采用四根规格相同的弹簧对左右两个导电磨头施加相等的柔性压紧力;两个喷嘴分别安设于两个导电磨头与工件相切处的斜上方,由电解液循环过滤单元循环供液。本发明采用工件和两个导电磨头同时旋转的加工方式来实现双面环形防夹槽的加工,提高了防夹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防夹槽的对称性更好,工件的加工效率也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超薄金刚石切割片防夹槽的加工装置,属于电解磨削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超薄金刚石切割片具有切槽窄、断口平滑、切割效率高、废品率低等优点,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硬脆材料及其它贵重材料的切割。但是,超薄金刚石切割片,一方面自身厚度薄(一般不超过 1mm),容热和承力能力比较弱,抗变形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在工作时,它的切缝非常窄,热量不易扩散,产物不易排除,使得它在应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热变形、夹刀、烧伤、崩边、破裂等现象。研究发现,在超薄金刚石切割片靠近刀头(磨粒层)处的两侧开一定宽度和深度的凹槽(防夹槽),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然而,防夹槽的加工是一个棘手难题。这是因为,超薄金刚石切割片的基体特别薄,自身易于变形,且一般都是硬度高的金属材料如高碳钢等,传统的机械切削、磨削方法因为作用力大、加工区温度高等原因难以适合防夹槽的加工,而非接触式的特种加工方法如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因为加工温度极高也无法使用。理论上讲,非接触式的低温、小作用力的加工方法特别适合于防夹槽的加工。
为此,申请号为201610832214.4的专利提出一种采用射流电解技术来加工超薄金刚石切割片防夹槽的装置。该专利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阴极喷嘴,有效解决了加工区电解产物的沉积附着问题,但是加工后的防夹槽的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较差。电解磨削是利用电化学作用和机械磨削作用相结合来去除金属材料的一种加工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好、不会产生磨削毛刺、裂纹、烧伤的现象等特点,非常适合低刚度薄壁零件的加工。故此,电解磨削加工特别适合于防夹槽的加工。但是目前现有的电解磨削装置主要适用于薄壁、单件单面的加工,而用于薄壁圆片状工件的双面同时开凹形浅槽的装置还未见报道。为此,本专利开发一种新的电解磨削装置,以便能在超薄金刚石切割片的两面同时加工出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高对称性的防夹槽。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加工超薄金刚石切割片防夹槽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解磨削装置,以期能在超薄金刚石切割片的两面同时加工出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高对称度的防夹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工超薄金刚石切割片防夹槽的加工装置,包括含有电机、联轴器、旋转轴、轴承-轴承座组件、磨头夹头和导电磨头的磨削旋转单元、固定平台、电解电源、喷嘴和含有工件、旋转主轴、夹具体、锁紧螺母的工件夹持单元,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含有前导轨、后导轨、前滑块、后滑块、滑块连接板的导电磨头移动导向单元、含有双向丝杠、丝杠固定座、手轮、左旋螺母座、右旋螺母座、光杠、光杠固定组件、导向杆、弹簧的磨削力加载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