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安全型投煤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50013.1 | 申请日: | 2017-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9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北外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B02C4/08;B02C4/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杆 投煤机 火力发电厂 安全型 底板 煤块 万向轮 固接 底板顶部 粉碎机构 火力发电 联动机构 落料机构 升降机构 转动机构 进料斗 平皮带 等量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煤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安全型投煤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煤速度快,且能对煤块进行粉碎的用于火力发电厂安全型投煤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安全型投煤机,包括有第一支杆、底板、万向轮、粉碎机构、联动机构、调节机构、落料机构、升降机构、转动机构、第二支杆、第一平皮带、进料斗、顶板、粉碎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第四支杆通过第一支杆固接于底板顶部,万向轮固接于底板底部。本发明使得粉碎后的煤块能够充分的燃烧,并且能够等量的向火力发电炉力投煤,从而达到提高投煤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煤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安全型投煤机。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产煤10.9亿吨,其中发电用煤仅占12%;火力发电仍有巨大潜力;目前我国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50%左右;大约全国90%的SO2排放由煤电产生,80%的CO2排放量由煤电排放。
火力发电时需要大量的煤,所以必须不停地往里投煤,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SO2、NOx等酸性气体不断增长,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传统的添加煤的方法是工人直接投放,时间一长就不利于健康,所以这就需要投煤机。
现有投煤机存在投煤速度慢,且不能对煤块进行粉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投煤速度快,且能对煤块进行粉碎的用于火力发电厂安全型投煤机。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投煤机存在投煤速度慢,且不能对煤块进行粉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煤速度快,且能对煤块进行粉碎的用于火力发电厂安全型投煤机。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安全型投煤机,包括有第一支杆、底板、万向轮、粉碎机构、联动机构、调节机构、落料机构、升降机构、转动机构、第二支杆、第一平皮带、进料斗、顶板、粉碎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第四支杆通过第一支杆固接于底板顶部,万向轮固接于底板底部,转动机构固接于第四支杆,升降机构固接于第四支杆顶部,第二支杆、第三支杆与升降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顶板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支杆、第三支杆顶部;进料斗固接于顶板顶部,且贯穿顶板;粉碎框固接于顶板底部,且位于进料斗下方;落料机构固接于粉碎框底部,粉碎机构安装在粉碎框上;联动机构固接于顶板顶部,且联动机构与粉碎机构传动连接;调节机构固接于进料斗,且与联动机构传动连接;
粉碎机构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粉碎筒、第二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二转轴、第四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二粉碎筒、第五轴承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三齿轮、第六轴承座和第三粉碎筒;旋转电机固接于第二支杆一侧部,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沿粉碎框高度方向依次固接于粉碎框一侧部,第六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第五轴承座沿粉碎框高度方向依次固接于粉碎框另一侧部;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六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六轴承座与第三齿轮固接;第三粉碎筒固接于第一转轴上,且位于粉碎框内;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一种轴承座与旋转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粉碎筒固接于第二转轴上,且位于粉碎框内;第二齿轮、第一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上,且位于粉碎框外;第三转轴一端与第四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五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五轴承座与第一齿轮固接;第二粉碎筒固接于第三转轴,且位于粉碎框内;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联动机构传动连接;
联动机构包括有扇形齿轮、第四转轴、第七轴承座和第二皮带轮;第七轴承座固接于顶板顶部;第四转轴一端与扇形齿轮固接,另一端与第七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七轴承座与第二皮带轮固接,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北外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北外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0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