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6135.3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4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崔紫宁;向绪稳;陶辉;姜珊;张炼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7/06 | 分类号: | C07D417/0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胺 噻唑 呋喃 甲酰胺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Ⅲ)所示:
其中,R为氢、卤素、硝基、碳原子总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总数为1~4的烷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为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硝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为氢、2-氯、3-氯、4-氯、4-溴、2-氟、3-氟、4-氟、2,4-二氟、2,6-二氟、4-甲基、4-甲氧基、2-硝基、3-硝基中的一种。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式(Ⅰ)所示化合物与SOCl2在稀释剂中反应,得到式(Ⅱ)化合物:
S2.式(Ⅱ)化合物与2-氰基亚胺基-1,3-噻唑烷在稀释剂和缚酸剂中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
其中,R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定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式II化合物、2-氰基亚胺基-1,3噻唑烷、稀释剂与缚酸剂的用量摩尔比为1~1.5:1~1.5:40~80: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或S2中所述稀释剂为脂肪族、卤代脂肪族、芳烃或卤代芳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或S2中所述稀释剂为乙腈、甲苯、丙酮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缚酸剂为氢氧化钠、碳酸钾、乙醇钠、三乙胺、三甲胺、三丁胺、吡啶、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苄胺、N-甲基哌啶、N-甲基吗啉、N,N-二甲基氨基吡啶、二氮杂二环辛烷、二氮杂二环壬烯或二氮杂二环十一碳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在预防或治疗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氰基亚胺噻唑烷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在预防水稻白叶枯病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61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