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恢复功能的减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3947.2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陶忠;余登;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功能 减隔震 结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恢复功能的减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结构包括上部结构Ⅰ、上部结构Ⅱ、预制消能构件、滑块、滑动曲面和刚性地基基础;所述上部结构Ⅰ、上部结构Ⅱ中的一种支撑在滑动曲面上,上部结构Ⅰ、上部结构Ⅱ中的另一种支撑在刚性地基基础上,支撑在滑动曲面上的上部结构底部与滑动曲面之间放置滑块,上部结构Ⅰ、上部结构Ⅱ均有各自独立的外伸刚性连梁/楼板,通过预制消能构件将上部结构Ⅰ、上部结构Ⅱ的刚性连梁/楼板相互连接。本发明可使上部主体结构在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均处于弹性状态,能够承受超罕遇地震,并在震后功能可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恢复功能的减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建筑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运用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建筑在相当烈度小震作用下,不能发挥其隔震作用,在中震及大震作用下隔震效果明显,并有摩擦耗能和自复位的特性。摩擦摆支座的抗拉刚度近乎为零,地震力等横向力作用于高层建筑时,建筑边缘及角部将会出现一定的拉力,因此对布置在建筑周边(特别是高层建筑周边)的摩擦摆支座容易出现拉脱的情况。
消能减震结构主要通过在结构中增加消能构件或阻尼器,为结构体系提供附加阻尼。通过消能构件或阻尼器对地震能量的耗散,达到保护主要结构构件的目的。但是在大震甚至是超罕遇地震时,耗能构件或阻尼器不足以消耗较多的地震能量,多数的地震能量还是被主体结构构件所消耗。因此,在大震及超罕遇地震时,消能减震结构的主体结构部分仍然会有损伤,其主体结构变形及损伤难以修复。
可恢复功能结构原于美日学者的NEES/E-Defence美日工程第二阶段合作研究会议。其主要思想在于结构变形和损伤的恢复。目前的主要做法为:在摇摆剪力墙及摇摆框架上施加预应力达到震后结构变形可恢复;通过更换结构的损伤构件达到结构损伤的恢复。但在大型结构中,摇摆墙及摇摆框架施加预应力困难,并且预应力损失不可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恢复功能的减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恢复功能的减隔震结构,包括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预制消能构件4、滑块5、滑动曲面6和刚性地基基础7;
所述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中的一种支撑在滑动曲面6上,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中的另一种支撑在刚性地基基础7上,支撑在滑动曲面6上的上部结构底部与滑动曲面6之间放置滑块5,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均有各自独立的外伸刚性连梁/楼板3,通过预制消能构件4将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的刚性连梁/楼板3相互连接。
所述通过预制消能构件4将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的刚性连梁/楼板3相互铰接。
一种带恢复功能的减隔震结构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S1、根据TMD减震原理,初步选定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的各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参数,初步确定滑动曲面6的曲面半径和摩擦系数大小;其中材料参数包括材料种类、材料强度等级;
S2、根据建筑的空间尺度,选择合适的预制消能构件4布置于减隔震结构相应位置中,通过时程分析的方法计算减隔震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响应,计算后,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弹性余度处于50%-80%范围时,通过调整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的截面尺寸、材料参数以及预制消能构件4的材料参数,确保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在小震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
还包括步骤S3:
S3、通过时程分析的方法计算步骤S2中调整后的结构在中震作用下的响应,计算后,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弹性余度处于30%-60%范围时,以改变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的固有频率为原则,调整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的截面尺寸、结构布置;通过调整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的截面尺寸及结构布置仍不能满足要求时,调整滑动曲面6的滑面半径;调整后的结构必须令上部结构Ⅰ1、上部结构Ⅱ2在中震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3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土钉结合的高斜坡面超前止水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绞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