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轮压路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3660.X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8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肖洋;张俊娴;位文凯;田若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6 | 分类号: | E01C19/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油缸 后轮架 前轮架 压路机 双轮 液压控制系统 控制油路 连通 后轮 自动对正 无杆腔 杆腔 前轮 方向盘 对正 油液 转动 | ||
1.一种双轮压路机,包括前轮、后轮、用于安装前轮的前轮架、用于安装后轮的后轮架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转向油缸和第二转向油缸,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前轮架和所述后轮架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油路,所述控制油路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转向油缸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之间相互连通以使油液相互补偿进而使所述前轮架和所述后轮架自动对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油路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无杆腔之间;或者,所述控制油路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油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油路通断的通断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油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通断控制阀串联的流量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缸体的缸径和活塞杆的杆径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与所述前轮架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转向油缸与所述后轮架铰接于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转向油缸与所述前轮架铰接于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二转向油缸与所述后轮架铰接于第四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三铰接点相对于所述双轮压路机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第四铰接点相对于所述双轮压路机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连接结构和蟹行油缸,所述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轮架和所述后轮架连接,所述蟹行油缸的活塞杆或缸体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双轮压路机处于转向模式时,所述第一转向油缸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动作以控制所述双轮压路机转向;在所述双轮压路机处于蟹行模式时,所述蟹行油缸动作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带动所述前轮架和所述后轮架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转向油缸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动作以使所述第一转向油缸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之间的油液相互补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前轮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后轮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蟹行油缸的活塞杆或缸体与所述连接结构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轮架和/或所述后轮架上的中位传感器,所述中位传感器检测所述前轮架和所述后轮架是否对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位传感器和所述控制油路耦合设置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中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控制油路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36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路机钢轮
- 下一篇:一种振平器振幅平衡同步颤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