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_ICD的植入评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3303.3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5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赖大坤;丁芳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A61B5/0402;G16H50/5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下 植入 心律 s_icd 评估 系统 | ||
1.一种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_ICD的植入评估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具有心电感知和除颤放电功能的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_ICD及其电极系统的术前个体化皮下植入优化,其特征在于该系统通过量化评估电极系统感知灵敏度以减少对心电的误感知率,并结合电极系统除颤能量的体内分布预估,获得患者个体最优化的S_ICD电极系统配置及皮下植入方案;该系统主要由S_ICD植入除颤效能评估系统、体表心电测量装置、除颤感知灵敏度评估装置和综合评估装置构成;S_ICD植入除颤效能评估系统用于预估全皮下植入方案下除颤能量分布信息,体表心电测量装置用于记录体表心电信息,除颤感知灵敏度评估装置用于对采集的等效体表心电信息进行心律识别灵敏度分析,综合评估装置用于综合上述除颤能量分布信息、心电信息、心律识别灵敏度获得患者最优的除颤效果及最佳的感知灵敏度,最终确定个体化最佳的术前S_ICD电极系统配置及皮下植入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_ICD的植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的方法流程如下:
S1.采集患者胸腔区域的医学影像;
S2.对医学影像进行计算机预处理和影像分割,构建包含胸腔内重要组织或器官边界信息及心脏解剖结构信息的三维心脏-胸腔解剖模型;
S3.对三维心脏-胸腔解剖模型作数值化网格剖分,并对不同组织及器官区域加载相应的电导率值,构建三维的心脏-胸腔数值化模型;
S4.在三维心脏-胸腔数值化模型中加载S_ICD电极系统的脉冲发生器模型以及一根或多根S_ICD除颤电极导线模型;
S5.利用计算机数值化方法求解S_ICD除颤电场的心内分布;
S6.对S_ICD除颤电场的心内分布数据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多参数加权的除颤效能评估,综合分析S_ICD电极系统配置下预期的除颤效能;
S7.再利用除颤感知灵敏度评估装置,在S_ICD可能埋藏的皮下相对应的体表位置,测量获得患者的远场心电信号;
S8.对所测量的远场心电信号进行心率识别分析,通过灵敏度和准确率评估S_ICD在当前电极系统配置下的单一或多导联感知灵敏度;
S9.重复步骤S4至S8,针对患者,通过在其三维心脏-胸腔数值化模型上执行临床可行的多种不同S_ICD电极系统手术植入模拟,相应地求解和预估出可能得到的除颤效果及感知灵敏度分布,并确定一套适用于该患者最佳除颤的S_ICD电极系统配置和全皮下植入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_ICD的植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数值化网格剖分,可使用四面体单元剖分或正六面体单元剖分进行有限元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_ICD的植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获得患者的远场心电信号的步骤中,包括:测量与皮下植入等效位置的远场心电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_ICD的植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S8所述,通过对步骤S7采集的远场心电信号进行心率识别准确度分析,多参数评估S_ICD除颤感知灵敏度,包括通过真阳性(TP)、假阳性(FP)、假阴性(FN)计算灵敏度SE和准确率AC。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_ICD的植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S9所述临床可行的多种不同S_ICD电极系统手术植入,包括脉冲发生器的左/右锁骨皮下植入、左胸侧中线皮下植入、右胸侧中线皮下植入、前胸皮下植入或腹部皮下植入,以及除颤电极导线的胸骨旁皮下植入、锁骨皮下植入、胸侧腋下皮下植入、前胸胸骨两侧皮下植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_ICD的植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S9所述S_ICD电极系统配置,包括电极的粗细、长短、植入形状,以及植入电极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33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灸理疗手环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的四线圈结构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