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牦牛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的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1911.0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0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裴杰;郭宪;褚敏;包鹏甲;梁春年;丁学智;王宏博;吴晓云;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姜司晨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牦牛 亲子鉴定 个体 识别 基因 检测 试剂盒 | ||
1.一种用于牦牛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的STR标记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STR标记检测试剂盒中包括检测如下14个STR基因座的引物,所述14个STR基因座为BM720、BM2113、CH28AC、CSSM036、CSSME070、HAUT24、HEL6、ILSTS006、ILSTS008、INRA037、SPS115、TGLA227、YAK07和YAK08,所述14个STR基因座分为五组,其组合方式与相应的PCR扩增引物如下:
第一组的3个基因座为CSSM036、HEL6、CSSME070,相应的PCR扩增引物核苷酸序列依次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至SEQ ID No.6所示;CSSM036、HEL6和CSSME070的引物分别采用FAM、HEX和TAMRA荧光素进行标记;
第二组的3个基因座为BM720、YAK07、SPS115,相应的PCR扩增引物核苷酸序列依次如序列表中SEQ ID No.7至SEQ ID No.12所示;BM720、YAK07和SPS115的引物分别采用FAM、HEX和TAMRA荧光素进行标记;
第三组的3个基因座为CH28AC、INRA037、HAUT24,相应的PCR扩增引物核苷酸序列依次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3至SEQ ID No.18所示;CH28AC、INRA037和HAUT24的引物分别采用FAM、HEX和TAMRA荧光素进行标记;
第四组的3个基因座为ILSTS006、YAK08、TGLA227,相应的PCR扩增引物核苷酸序列依次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9至SEQ ID No.24所示;ILSTS006、YAK08和TGLA227的引物分别采用FAM、HEX和TAMRA荧光素进行标记;
第五组的2个基因座为BM2113、ILSTS008,相应的PCR扩增引物核苷酸序列依次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5至SEQ ID No.28所示;BM2113和ILSTS008的引物分别采用FAM和HEX荧光素进行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STR基因座CSSM036、HEL6、CSSME070的PCR扩增引物组成第一组引物混合液,其中扩增引物的浓度依次为5.6μmol/L、7.9μmol/L和9.2μmol/L;
第二组STR基因座BM720、YAK07、SPS115的PCR扩增引物组成第二组引物混合液,其中扩增引物的浓度依次为6.3μmol/L、6.8μmol/L和9.1μmol/L;
第三组STR基因座CH28AC、INRA037、HAUT24的PCR扩增引物组成第三组引物混合液,其中扩增引物的浓度依次为5.7μmol/L、7.3μmol/L和9.4μmol/L;
第四组STR基因座ILSTS006、YAK08、TGLA227的PCR扩增引物组成第四组引物混合液,其中扩增引物的浓度依次为6.2μmol/L、7.5μmol/L和9.7μmol/L;
第五组STR基因座BM2113、ILSTS008的PCR扩增引物组成第五组引物混合液,其中扩增引物的浓度依次为5.9μmol/L和7.6μmol/L。
3.一种用于分析DNA样品的14个STR基因座基因分型的非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试剂盒检测牦牛DNA样本,所述牦牛DNA样本选自牦牛血液、组织样品或精液样品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牦牛基因组DNA,基因组DNA浓度为20-500 ng/μL;
2)多重荧光PCR扩增:总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组成如下:
模板DNA 0.5μL,10×PCR反应缓冲液2.0μL,引物混合液0.5μL,ddH2O 17μL;
3)PCR反应条件如下:
第一组,95℃预变性5分钟,95℃ 30秒、56.3℃ 30秒、72℃ 30秒,共35个循环,72℃保温6分钟;
第二组,95℃预变性5分钟,95℃ 30秒、55.6℃ 30秒、72℃ 30秒,共35个循环,72℃保温6分钟;
第三组,95℃预变性5分钟,95℃ 30秒、56.5℃ 30秒、72℃ 30秒,共35个循环,72℃保温6分钟;
第四组,95℃预变性5分钟,95℃ 30秒、56.0℃ 30秒、72℃ 30秒,共35个循环,72℃保温6分钟;
第五组,95℃预变性5分钟,95℃ 30秒、55.5℃ 30秒、72℃ 30秒,共35个循环,72℃保温6分钟;
4)将得到的每组PCR产物加入样品板,再将样品板装入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
5)利用GeneMapperTM 4.0软件分析电泳数据,得到实际样品的基因分型数据;
所述方法为非诊断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19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