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磷酸盐光学玻璃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8189.5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7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姜敬陆;刘向东;徐华峰;李攀;梁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02 | 分类号: | C03B19/02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5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盐 光学玻璃 成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氟磷酸盐光学玻璃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属于光学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它是为解决现有氟磷酸盐光学玻璃成型存在条纹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成型模具、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导风装置等;成型模具装于成型台内,与成型台之间设有保温层;盖板上设有漏料孔、报警装置、导风装置和厚度测定装置;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挡板外端口的通气入口管和后挡板内并通向成型模具内腔上部空间的气体通道;加热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组为设置在成型模具两侧及底部的加热器,另一组为通气入口管周围的加热器。本发明具有玻璃液在模具内快速冷却、固化定型,防止挥发条纹产生,有效防止氟化物污染的特点,主要用于氟磷酸盐光学玻璃的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氟磷酸盐光学玻璃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氟磷酸盐光学玻璃是一种低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在光学系统中可以明显改善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光学成像系统。由于该类玻璃配方中含有大量的氟化物且玻璃生成体为偏磷酸盐,其形成玻璃能力较弱,玻璃的粘度小、析晶能力强、料性短,导致该类玻璃的成型困难,成型条纹不易消除,特别是厚规格的氟磷酸盐光学玻璃的成型尤其困难。
氟磷酸盐光学玻璃配方中的氟化物,高温下极易挥发,造成玻璃组分的损失。即使在较低温度的成型模具内,其表面也挥发严重,导致表面与内部存在组分差异,形成条纹;而且该类玻璃粘度小,料性变化快,模具的温差会形成对流,产生对流条纹;该类玻璃的玻璃生成体少,玻璃的析晶倾向大,析晶温度范围宽,一旦成型料管嘴处存在析晶,会在漏注的玻璃柱表面形成条纹,综上所述原因都会产生条纹,影响成型品质。
现有专利技术包括:专利文献1:CN 104016573A;专利文献2:CN 100999376A;专利文献3:CN 201433161Y;专利文献4:CN 105198192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氟磷酸盐光学玻璃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本发明成型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氟磷酸盐光学玻璃的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加热装置和温度测定装置,成型模具包括底模、侧模、后挡板和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型台、冷却装置、导风装置、厚度测定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的成型模具装于成型台内,成型模具与成型台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的盖板上设有漏料孔、报警装置、导风装置和厚度测定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挡板外端口的通气入口管和后挡板内并通向成型模具内腔上部空间的气体通道;所述的加热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组为设置在成型模具两侧及底部的加热器,另一组为通气入口管周围的加热器。
本发明成型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温度测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后挡板上面后侧槽内的测温热电偶。
本发明成型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成型台底部装有升降装置。
本发明成型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后挡板内侧呈弧型倾斜面,外侧为平面;气体通道包括横向设置的三组,每组气体通道均包括水平气体通道、向上的气体通道和位于上表面的喇叭口状导气槽。
本发明成型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报警装置由安装于盖板小孔的报警热电偶及其测温仪表组成。
本发明成型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导风装置安装在两侧模之间玻璃板料的上部空间。
本发明成型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厚度测定装置由两侧模之间盖板上的厚度测定孔与激光测距仪组成。
本发明成型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成型模具两侧及底部的加热器为贴于底模和两侧模外侧的加热器;所述的保温层包括底部的保温板和两侧的保温棉,保温板上表面中部开有凹槽,加热器安装在凹槽内。
本发明成型方法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氟磷酸盐光学玻璃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8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之热交换结构
- 下一篇: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和玻璃物品